张武宏:用“丑”的艺术弘扬人间正义

2020年11月28日 西部法制报

  本报记者 董永军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秦腔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根植在大西北老百姓的生命基因中。秦腔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源于一代又一代的秦腔传人对艺术的精湛传承。喜剧演员、秦腔丑角表演者张武宏不仅是一位热爱秦腔、研究秦腔、传承秦腔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在实践中用秦腔艺术弘扬正义的社会教育家。

  单纯唱好丑角并不是张武宏的全部。他认为,群众关注喜爱的好演员,除了在剧目中演绎生活,还要在“寓教于乐”中起到教育群众、宣传群众的作用。用生、旦、净、末、丑全行当演绎的戏曲故事,大多少年儿童不一定全部能看懂、看明白,但不同时代的人物造型与故事情节,通过张武宏的演绎,大人小孩都很喜欢,也容易接受。张武宏在舞台上用恰到好处的唱念做打、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吸引着台下的观众,也扩大了剧情人物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舞台上,张武宏创作了敢于伸张正义的民间草根英雄花子仁义、系万名苍生命运于一身的江湖义士赵飞等艺术形象。文艺活动坚持为党的事业和人民服务是张武宏一直坚守的宗旨。

  2019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关键年,当时在西安易俗社工作的张武宏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了动员更多基层群众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去,积极举报身边的黑恶势力和不良乱象,张武宏走上舞台,通过传统剧目中的“黑恶势力”,用秦腔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给基层人民群众。

  2019年元宵节,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干广场,张武宏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泾河新城老百姓的欢迎。张武宏在表演完两个节目后,台下的老百姓提出加演请求,张武宏欣然返场继续给群众表演节目。随后,西安地区乃至全省文化院团积极宣传,动员群众投身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西安易俗社专门排演了剧目《扫黑除恶包文正》,省内其他文艺团体也用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明智,移风易俗”是易俗社百年传承的宗旨。西安易俗社是稀缺而珍贵的文化资源,是国家沉甸甸的文化名片。在这里工作过的每一个演员,在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方面都发挥了引领作用,张武宏也不例外。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