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牢思想提站位 改革创新勇担当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纪实

2022年02月22日 西部法制报

  2021年以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森林草原防(灭)火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宝鸡酒奠梁隧道坍塌涉险事故救援、大荔漫堤决口险情处置入选2021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压实责任、精准施策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省应急管理厅集中开展了整治行动,深入排查治理风险隐患,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首次对市级党委、政府开展考核。省应急管理厅厘清64个省级部门和中央驻陕单位、4个行业重点领域全链条安全监管职责,建立职责任务清单;印发企业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在铜川创新开展企业班组“一会一卡一宣誓”活动,压实“最小单元”主体责任。

  省应急管理厅突出做好重点领域安全防范,针对煤矿领域出台六项标准,实施分类处置,全面完成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全系统各环节4个100%安全大检查、治水专家“会诊”。在工矿商贸领域,省应急管理厅积极推广铜川凤凰建材本质安全管理经验,推进非煤矿山“四化”建设,督促事故企业制定安全生产特别规定,制定了225座非煤矿山和秦岭保护区285座尾矿库整治方案,完成61座尾矿库安全风险治理;在危化品领域,全面完成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经验做法受到应急部高度肯定。

  强化预警、科学应对

  防灾救灾取得新成就

  省应急管理厅坚持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面对汛情,先后启动省级1次III级、3次IV级防汛应急响应,印发全省防灾避险人员转移工作机制,累计组织122.16万余人(次)撤离避险。

  省应急管理厅成功应对22轮强降水过程和历史最强秋汛,成功处置9起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起数、过火面积、受害森林面积同比分别下降77.92%、75.34%、81.21%。省应急管理厅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III级响应2次,精准查灾核灾,设立集中安置点3640个,发放各类应急救灾物资38万余件。为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安康制定10个专项方案,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夯基固本、建强队伍

  救援有力保障全面

  为进一步提升指挥救援能力,省应急管理厅加快完善救援体系建设,出台全省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完成森林草原火灾和地震、地质灾害等10个专项预案,建成27支省级、239支市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救援处置有力有序。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圆满完成宝鸡酒奠梁隧道坍塌涉险事故救援,10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大荔遭遇汛情后,省应急管理厅第一时间启动响应,赶赴大荔指挥抢险救援,调用33台大型抽水设备支援排涝。省应急管理厅模块化调派队伍,参与洛南、蓝田、勉县防洪抢险救援任务。

  为进一步夯基固本,省应急管理厅持续推进法治建设,深入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出台了行刑衔接实施办法,夯实防灾避险法治基础。省应急管理厅制定了“十四五”规划,确定22项主要指标和24项重点工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开通应急广播,召开新闻发布会6场。

  政治统领、使命推动

  提升党员干部战斗力

  省应急管理厅深入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2项重点任务;建立党建联系点,坚持在执法检查、应急救援、防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确保应急管理事业始终方向正确。

  2021年,省应急管理厅打赢了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集中整治阶段“攻坚战”,打赢了重大活动安全防范“保卫战”,打赢了22轮强降雨防御和历史最强秋汛“遭遇战”,打赢了多起重大突发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突击战”;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市级党委、政府进行安全生产和消防巡查考核;率先在全国出台市县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意见,全面规划全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蓝图。2022年,省应急管理厅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各项部署,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孙波 惠亚洲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