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4月01日
志愿军老兵69年的心愿实现了

  郝彦丰 本报记者 张建伟

  清明前夕,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今年89岁的苏玉洲老人,家住榆林市子洲县苗家坪镇,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近日,在收看了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之后,苏玉洲埋藏心底许久的一个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他想寻找到在朝鲜战场牺牲的佳县籍连长刘兴汉的后代,想知道连长的后人现在生活得怎样,如果需要帮扶,自己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当地媒体接到苏玉洲老人的求助后,3月12日,记者来到这位志愿军老兵的家中了解情况,看到了他参军时的一些照片、证章等。老人还再次穿上至今保留的一件军服,激动地讲述起抗美援朝的经历。每当说到在异国他乡排除美军投下的延时炸弹险情时牺牲的刘连长及战友时,他总是忍不住叹惋与伤感。

  经媒体报道后,在众多网友的爱心接力下,这位志愿军老兵怀揣了69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3月14日,榆林发布客户端、榆林日报公众号等榆林传媒中心新媒体平台发布了《志愿军老兵寻找朝鲜战场牺牲的佳县籍连长后代》一文。该报道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来自佳县政协的方拥军、子洲县爱卫办的高俊民、陕北矿业的杨汉威等十多位爱心人士积极联系记者提供线索,当晚就确定了刘兴汉烈士的老家在佳县康家港乡下墕村。

  3月16日,在榆林西沙某小区,记者终于见到了刘兴汉烈士的儿子刘耀福及其家人。今年80岁的刘耀福原是佳县中学的音乐教师,退休后和老伴住在榆林城区,育有4个子女。

  说起父亲刘兴汉,刘耀福数度落泪。1951年刘兴汉赴朝作战时,刘耀福还是一个10岁的孩子,这一别竟成永别。父亲牺牲后,刘耀福得到了政府的关怀,无论在哪里上学都享受最高的助学金待遇。每当此时,他就愈发怀念在抗美援朝中英勇牺牲的父亲。退休后,刘耀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至今写了满满10本,文中多次提起父亲,并贴上父亲的照片。他还将父亲的生日定为自己独有的“父亲节”,每年必过。得知苏玉洲寻找他们,刘耀福一家人十分感动。刘耀福、苏玉洲及双方家人进行了视频聊天。

  据刘耀福介绍,父亲刘兴汉于1946年参军,1948年任西北野战军独立一师通信连连长,1952年12月8日,在朝鲜黄海道白花里排除美军投下的延时炸弹险情时牺牲,年仅28岁。

  “你父亲对士兵好,我常记得他哩。从他牺牲那时候起,我就想着怎么让他的家人知道详情,并给他的后人帮扶一下,但是没有地址和电话,联系不上,这也是我几十年来的遗憾。现在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可以告慰刘连长的英灵了。”在视频中,苏玉洲老人哽咽地说。

  一段寻找,历经69年;一场相见,喜悦伴着泪水。3月26日,志愿军老兵苏玉洲寻找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的连长刘兴汉后代的动人故事,迎来大团圆结局。在榆林西沙某小区,苏玉洲终于见到了刘连长的儿子刘耀福及其家人。见面后,两家人都很激动,忍不住数度落泪。苏玉洲紧紧握着刘耀福的手,动情地说:“我一直在寻找你们,现在终于见到了!”

  为了这次见面,80岁的刘耀福特意穿上喜庆的红色唐装,还将父亲刘兴汉当兵时的老照片翻拍放大,赠予苏玉洲。当看到刘连长的照片时,原本坐在椅子上的苏玉洲立即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说完“对对对,就是他”这句话后,忍不住落泪。

  特别的经历与特殊的情感,让这两家人的心连在了一起。双方家人均表示,以后要多相互走动,亲如一家,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