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5日
不断为社会治理赋能助力

  2021年,汉阴县人民法院紧密结合乡村治理工作新需求,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桥头堡”作用,不断汲取“枫桥经验”养分,创新“枫桥经验”新实践,切实为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赋能助力。

  狠抓案件质效,确保案件审理优质高效。该院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遵循“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调解优先”原则,坚持“四快审判”的工作要求,即加快审理进度、加快裁判文书制作、加快裁判文书送达、加快案件办结和录入,各法庭2021年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6.21%,平均审理周期为42天,调撤率为65.12%,实现了“当简则简、简案快办、以简化多”的目标,满足了当事人及时、便捷处理纠纷的需求。

  狠抓多元解纷,维护县域社会和谐稳定。该院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围绕乡村治理新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承办人、合议庭到村调解纠纷,邀请司法所、村委会、乡贤等力量参与案件调解。依托互联网、电子通信方式与外地务工人员进行异地同步调解。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定期召开调解员培训座谈会,组织旁听庭审,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依法调解能力,依法促进农村自治、法治、德治,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狠抓司法为民,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该院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机制,加快集立案登记、信访接待、诉前调解、材料收转等为一体的基层法庭多功能立案窗口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诉讼服务功能提档升级。将司法服务端口前移,充分发挥巡回审判机动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乡镇集市、边远山区开展巡回审判130余次,以“家门口诉讼”模式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坚持“送法进学校”,适时深入镇村学校为广大师生讲授“法制教育课”38次。通过“法庭+村委会”“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村干部”等形式,加强对乡村自治的法律指导与解释,引导其严格依法规范乡村组织行为。

  狠抓法庭建设,提升法庭“两化”建设水平。该院投入资金80余万元,对人民法庭的审判、文化及生活设施进行维修改建,全面优化法庭硬件设施,做到科技法庭全覆盖。加强法庭业务培训,不断更新法官司法理念,提升审判业务水平。完善人才轮岗交流机制,选优配强基层人民法庭人员力量,并在职级晋升上给予充分保障,让法庭干警留得住、干得好。                 陈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