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07日
当好群众的“办事员”
——紫阳法院“伍贤畅工作室”推进司法服务侧记

  本报记者 陈洪钧 通讯员 高小茹

  紫阳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全国优秀法官”公信力、影响力、引领力,于今年打造了“全国优秀法官——伍贤畅工作室”,配备3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以办案数量多、办案进度快、办案质量优、服判息诉率高、上诉信访率低、便民措施新为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老百姓心中都有杆秤,你的案子办得公道不公道,老百姓都清楚着呢!”11月25日,紫阳县法院法官伍贤畅对记者说。

  2020年12月,伍贤畅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称号。自“伍贤畅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经有不少当事人冲着这块牌子找到伍贤畅处理纠纷。诉讼服务大厅旁的这间工作室,俨然成为紫阳县法院司法服务的新名片。

  据了解,以“全国优秀法官”个人命名工作室,能够提升当事人对办案法官的信赖感,工作室法官也能相应提高司法服务水平,法官的裁判意见更容易得到当事人认同,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截至今年11月21日,“伍贤畅工作室”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003件,伍贤畅个人承办422件,无一上诉缠访案件;该工作室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3.83天。

  “不到1个小时,我的案子就处理好了,太感谢法官了!”身处国外的当事人汪某在离婚纠纷被顺利化解后向伍贤畅表示感谢。

  张某是贵州省安龙县人,汪某是陕西省紫阳县城关镇大力滩村人,二人系夫妻关系。汪某在国外务工,因与张某长期分居,感情无法维系,婚姻关系难以维持,遂诉至紫阳县法院要求离婚。

  这起涉两国三地且双方当事人时差6小时的案件被受理后,伍贤畅多次与原、被告联系沟通。为减少当事人诉累,伍贤畅决定通过“云上法庭”开庭审理该案。选定好时间后,伍贤畅与双方当事人同时登录微信“出庭小程序”。庭审中,通过音视频、笔录在线确认,全程只用35分钟,伍贤畅就帮助双方当事人疏导了情绪、化解了感情纠纷。二人和平分手。

  为促进矛盾纠纷在前端化解和防范,“伍贤畅工作室”不断延伸职能,与当地派出所联动联调,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双安镇的李某去前儿媳家中索要孙子的抚养费时,与前儿媳的现男友刘某产生冲突,因此受伤,李某花费医疗费6000余元。案发后,李某向辖区派出所报案。由于双方对冲突过程各执一词,事发时无监控录像也无目击证人,故派出所民警处理该案时感觉非常棘手。

  因调解未果,派出所便联系“伍贤畅工作室”,邀请法官一起开展调解工作。伍贤畅了解情况后,向双方释法析理,告诉李某索要抚养费是其孙子的权利,但必须依法进行;劝告刘某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理应积极赔偿。在伍贤畅耐心引导下,刘某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错误,在已支付1700元赔偿款的基础上,又当场向李某支付了4500元赔偿款,纠纷得以化解。

  “伍贤畅工作室”新入额的法官陈顺苗,将伍贤畅工作方法总结制作成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指南,撰写了《算好五笔账,理性面对矛盾纠纷》《如何避免赢了官司输了钱》等矛盾纠纷化解引导文章放置在该院速裁中心,便于矛盾双方当事人对标对表理性思考,从而缓解对立情绪,明白自身诉讼处境,调整诉讼预期,为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打下良好基础。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秉承“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深入开展诉讼服务、多元解纷、诉源治理工作。除了对新入额的年轻法官有着强大感染力之外,工作室还激发了全院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的风气,全院法官自觉以伍贤畅为榜样,钻研审判业务,提升审判质效,掀起一股“比学赶超”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