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建锋 通讯员 张晓峰)11月21日,蒲城县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法官接到了一通来自福建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陕西口音:“法官你好,我是李明,你们法院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用钱的是我的堂哥,但借条是我给人家原告出具的。现在我的银行卡、微信账号都被冻结了,在外地很不方便,因为疫情我也回不来,你们能不能给原告说说,这个钱我堂哥如果还不上,那就由我还,但希望给我几个月时间……”
法官余曼耐心听着李明的电话,并翻阅了案卷。了解案情后,余曼告诉对方将通过微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与被告李明加了工作微信。
据了解,李明的堂哥李华想从原告处借款,由于原告不相信李华,但跟李明熟悉,便让李明出具了3万元借款的借条。李明收到借款后,将钱给了其堂哥李华。后原告追讨借款无果,遂起诉了李明,并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依原告申请,冻结了被告李明的相关账户。
11月22日,原告来到蒲城县法院。余曼通过微信,组织双方开展调解。经过多次沟通,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在6个月内清偿完毕该借款。随后余曼将调解协议以文字形式发送给被告,被告进行了电子确认。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