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5日
华州高塘派出所:
深耕“红色警务” 打造平安辖区

  本报记者 张建锋 通讯员 张珊

  今年以来,渭南市华州区公安局高塘派出所紧密围绕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工作部署,立足“派出所主防”,深耕“红色警务”,把忠诚为民的红色基因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组建“红色三队”(红色巡防队、红色宣传队、红色服务队),扎实开展巡逻防范、法律宣传、服务群众等工作,做实做细派出所主动警务、预防警务。

  线上线下发力  织密平安网络

  高塘镇东阳村的王树魁老人,是革命先烈后代,是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有着50多年的党龄,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村民中威望极高。如今,王树魁老人积极加入到红色巡防队中,每天坚持在村里巡逻。以王树魁老人为代表的“红色三队”成员,先后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帮扶救助群众60余人次,让预防警务在村组生根发芽。

  为更好管理辖区实有人口、掌握治安动态,高塘派出所充分吸纳辖区革命先烈后代、老党员、志愿者、退休老干部,组建红色义警队,并将辖区分为2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民辅警,若干个红色义警队队员,以“小网格”撑起“大联动”,增强警务网格力量,做实前端警务、智慧警务。

  “往年到夏收农忙季节,因为生产路狭窄,收割机进地收小麦时经常碰坏我们的花椒树。现在,白天有红色义警队队员巡逻,晚上有警车闪烁,还会提前向收割机司机宣传、提醒,我们再也不怕花椒树被碰坏了。”高塘镇留马村孙女士说道。

  高塘派出所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不断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组织红色义警队队员常态化做好矛盾纠纷摸排工作,有效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苗头性问题,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同时按照“法庭搬进派出所、制服围着群众转”的工作思路,充分整合公安行政调解、司法人民调解、法院司法调解资源,实现化解挺前、诉讼断后、执行到位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高塘派出所累计调处各类纠纷51起。

  强宣传提服务  夯实平安根基

  “李警官,我在村里的微信群发现有人发了一个‘在家做手工,每日工资200元’的信息,我觉得是诈骗,你看看。”经民警核实,有人冒充“村民”加入到高塘镇寺前村村民微信群,好在红色义警队队员第一时间发现,未造成群众上当受骗。

  工作中,民辅警带领“红色宣传队”成员通过发放警民联系卡、广播宣传、LED屏循环播放、微信群沟通等方式,开展消防安全、反诈知识、交通安全法规等法律宣传咨询,让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成为老百姓的第一选择,坚持一月一宣讲,做好源头预防、提前预防。“红色宣传队”成立以来,共走访群众2320户,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有效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4.5%、16.8%。

  建立健全制度  唱响红色品牌

  建立人员选用制度。红色义警队队员由社区民警统一发展,主要选择革命先烈后代、德高望重者和对公安工作支持的治安积极分子,筛选登记建档,合理任用,切实发挥其效能。建立考核奖评制度。高塘派出所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红色义警队队员进行奖励,最大限度激发红色义警队队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由包村民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通报辖区警情、治安状况及公安工作情况,同时向“红色三队”成员征求意见,有针对性地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筑牢警民联防线,有效维护辖区治安秩序稳定,打造和谐警民关系。“红色三队”已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