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5日
助企零距离 纾困心贴心
——西安未央司法局推进行政复议工作提质增效

  黄新航 王圆

  “真是很感谢未央区司法局撤销了市场监管部门将我们纳入经营异常目录的决定,这对我们企业生存发展非常重要,给我们解决了天大的困难。”近日,陕西某科技公司责任人激动地说。

  今年7月13日,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中,未在陕西某科技公司登记所在地找到该企业,故将其纳入经营异常名录。该企业认为,此举对其信誉造成了损害,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未央区司法局经审理认为,受经营领域、管理方式、业务类型等影响,中小企业可能采取非常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不可能确保市场监管部门每次实地检查时企业都在现场候检。如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参与某些市场经营活动的资格和对企业的商誉评价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未央区司法局认为本案缺乏充分的事实依据,依法撤销了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将陕西某科技有限公司纳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决定。

  未央区司法局深入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聚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保障营商环境优化。今年以来,全区新收行政复议申请300件,同比增长272%,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

  “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和被申请人坐在一起讨论我儿子的工伤认定,通过面对面沟通,我现在了解到人社局工伤认定的全过程,他们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是有法律支撑的,对这个结果我认可。”9月23日,对儿子工伤认定结果不满而申请行政复议的市民吕某说道。

  面对申请人申请之初的怀疑和不解态度,办案人员主动组织当事双方和第三人听证。听证会采取案件审理和以案释法相结合的方式,听证人员在听取各方观点意见、开展调查问询的基础上向申请人释法明理,打消了申请人的疑虑,实现了从争议到共识的矛盾实质性化解。

  近年来,未央区司法局持续构建“繁简分流、分类处理”的工作机制,采取“分、听、调”三步工作法,增强案件审理的中立性和交涉性,力促案件办理公开公正。“今年以来,全区行政复议调解化解率23.3%,调解、复议、诉讼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已初步形成。”西安市未央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选会说。

  未央区司法局持续构建行政复议纠错决定履行情况跟踪机制,对生效的行政复议纠错决定实行回访跟踪全覆盖,同时建立督促履行、抄送移送机制,对回访跟踪中发现的不履行或拖延履行行政复议纠错决定的情况,及时采取督促问责等措施,不断夯实行政复议权威。

  3月28日,辖区一企业负责人李某对某街办未依其申请公开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政府信息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未央区司法局审查后发现李某所述情况属实,便代区政府作出责令街办履行职责的复议决定。

  未央区司法局在后续纠错决定履行情况回访过程中发现,该街办因各种原因不积极履行职责,作为复议机构的未央区司法局积极出面协调沟通,在制发责令履行通知书的同时,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召集双方当事人及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专家共同参与案件执行。最终,申请人顺利地从街办拿到其申请公开的多份政府信息,实现了行政复议从受理到履行的程序闭环。今年以来,未央区司法局行政复议纠错决定履行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