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鑫)6月5日,记者从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法院2024年审结的环境资源审判案件中,遴选出5件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能集中反映环境资源审判新发展新举措的典型案例。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审理的“某检测公司、石某涛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入选。
该案系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的典型案例。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审理认为,该公司出具大量虚假监测报告的行为损害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扰乱了环境监测市场及政府主管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持续时间长、涉及地域和行业广泛,属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情节严重的情形。最终,法院依法判决某检测公司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罚金20万元;石某涛等主管人员亦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分别判处9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禁止涉案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3年内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职业。同时,西安铁路运输法院结合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经营乱象,向相关行政主管机关发出了司法建议,助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监测数据是生态环境决策、管理和执法的重要依据。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对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西安铁路运输法院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该案彰显了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坚定决心,对其他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