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灞桥区助推企业发展

以法治“软环境”增强企业“硬实力”

2024年05月25日 西部法制报

  本报记者 姜争民 通讯员 陈骏

  “区级政法单位建立了‘企业家约见政法单位负责人直通车’机制,向7个街道派驻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通过参加街道政法工作联席会,全面收集企业矛盾问题和意见建议。同时,我们组织全区政法干警与企业建立常态联系,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疑难问题。”5月20日,西安市灞桥区委政法委书记薄盛春说。

  今年以来,灞桥区政法机关深入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打出护企、助企、惠企“组合拳”,不断优化提升法治“软环境”,有效增强了企业发展“硬实力”。

  灞桥区建立了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法检公司依法履职、7个街道全面参与的“1+4+7”工作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专项行动重要事项。区委政法委每月召开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倾听企业建议,校准行动方向,列出企业法治需求、矛盾问题清单,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19项法治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灞桥区政法机关聚焦企业所需,创新平台载体,推动力量向基层下沉、问题在一线解决。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一线建设“一厅三站”,即暖心警务会客厅、法治工作站、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做到面对面倾听、零距离服务、实打实解困,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完善制度,推动企业法治需求和法治难题就地发现、就地解决。

  以“云调灞桥2.0”为抓手,灞桥区积极推进警源、矛盾纠纷案件入网,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联合工会、人社等部门在企业园区建成职企无讼解纷云站,通过驻点云站递进式调解,依法高效化解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

  此外,灞桥区积极开辟12345市民热线涉政法机关诉求“直通车”,实现全天候服务、全流程办理、全过程监督。各政法机关联合行政机关、高校、企业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专题培训等活动,发布侵害企业商标权、企业信用修复等典型案例。灞桥区还积极构建“15分钟法律服务圈”,建成覆盖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团”“个十百千万”普法宣讲团,开展各类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编印发放企业法律服务手册;健全企业公证上门服务、预约办理、延时服务、容缺受理、邮寄送达等一系列惠企机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公证服务企业专窗等方式,实现即到即受理。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