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2025年09月18日 西部法治报

  通讯员 江锋 杜忠来 本报记者 李煜

  9月12日,山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辖区市民报警,称其账号在多个微信群内发布内容为“《2025综合补贴》申领办理通知,育儿补贴、医保、社保、薪资、惠农、住房等补贴已下发!扫一扫进入小程序自查,按照步骤领取!”的信息。经查,该信息疑似电脑被操控,非本人操作。民警立即要求发布者通知群内成员,但已有多人受骗。

  9月15日,该市民电脑再次被操控,发布不实信息至多个群聊。经初步调查:该信息属不实信息,为诈骗引流通道,城关派出所反诈办提醒辖区群众切莫相信,如有相关政策,政府职能部门会对外公布情况。另请辖区群众提高防诈认知,不转发未核实的相关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不识别未知二维码、不将银行卡(电话卡)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今年以来,山阳县公安局始终坚持“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工作理念,以“打、防、管、治、宣”全链条发力为抓手,健全完善“护网”治理新体系,用扎实行动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该所依托“净网2025”专项行动,构建“早发现、快预警、严处置”工作闭环,对网上谣言信息第一时间核查研判、依法妥善处置,今年以来共查办网络谣言类案件9起,行政处罚7人、批评教育2人。6月18日,网民李某为博眼球,在山阳暴雨红色预警时,将外地雨情灾情视频剪辑拼接并在其短视频账号发布,虚假标注事发地点为山阳县,引发群众误解和社会恐慌,山阳县公安局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为深化与银行、电信行业的协同联动,该所建立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案件联办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会商研判破解工作难点,凝聚协同治理合力。该所做实“网上巡查+行业监管+信息研判+精准预警”工作模式,整合内部警务资源、拓展外部数据渠道,为反诈实战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推动反诈中心与合成作战中心同步建设、实体化融合运行,探索“一端发起、多点响应”的流程化、标准化处置模式,全面提升电诈打击预防的精准度与效能。今年以来,该所共紧急止付涉案账户112个194万元、冻结涉案账户78个188万元、核查处置涉案“两卡”线索155条,依法处理涉“两卡”违法犯罪人员36人,电话劝阻潜在受害人288人次,见面劝阻受害人58人次,劝阻资金200余万元。

  此外,该所将宣传教育与打击整治深度融合,以“高标准、高质量、多渠道”为要求,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宣传,引导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建文明网络生态。该所打造“指尖上的反诈课堂”,整合优质网络资源制作反诈宣传片,通过派出所精准推送至全县240余个村社微信群,实现线上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全面铺开线下“浸润式”宣传,组织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系列活动1300余场次,通过多角度讲解、多层次互动、常态化推进,让反诈防谣知识深入人心。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