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鸯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更加艰巨。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必须怀揣人民情结,对策建议一定要科学合理可行。”2月27日,谈及履职感受时,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说道。
自2013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至今,履职已与巩富文的本职工作融为一体。他一直坚持立足于司法实践,把建言咨政自觉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调查研究、持续发力、推动发展。
关注元宇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公益诉讼立法、反腐败要法治化、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数字人民币试点应坚持“三个导向”、扩大涉外民商事管辖连接点、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黄河经济带……十年来,巩富文已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涉及政治、经济、法治、金融、外贸等方面的提案130件。其中,30件提案被全国人大采纳,10件提案被国务院采纳,10件提案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3件提案被全国政协评为十二届、十三届优秀提案和2020年度好提案。
“此生与法结缘,无论身处何处,我都会以毕生所学,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尽绵薄之力。”巩富文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