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瑶 本报记者 张大鹏
近年来,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坚守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全力护航巴山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巴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室,依托工作室的办案、统筹、协调、督促等职能,融合发展“四大检察”业务,集中办理好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实现“一案三查”。2022年6月,镇巴县人民检察院与县巴山办召开首次巴山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与六个行政执法部门会签了《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促进巴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从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办案协作、培训宣传等方面构建了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无缝对接的检府协作机制。
以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污染、大气污染、违法占地、野生动物保护等为重点,检察干警在各镇(街)摸排环境保护线索,调查取证。对发现的问题,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协调配合,推动问题整改。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室成立以来,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办理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案件134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13件,诉前整改率达100%;发出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17件,督促相关部门和组织起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全部诉讼请求获法院支持。通过办案,该院督促行政部门清理垃圾堆放点13处,清理河道9处,防治大气污染5起,治理矿山2个,整治养殖场5家,保护和复垦耕地20余亩,保护古树14株;促使4名被告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生态赔偿金2.2万余元,守护了辖区的绿水青山、净土蓝天。
在开展公益诉讼的同时,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了全民参与巴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该院不定期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室,现场查看生态环境保护案件整改情况,参加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听证会,及时向代表、委员们汇报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情况,听取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力争在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