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永军
随着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辖区人流、车流持续上升,特别是遍布辖区的在建项目,每天有大量的流动人口集中出入项目工地,小微客车超员现象极为普遍,极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023年以来,西安市公安局西咸新区分局交警大队落实“减量控大”责任制,深入分析研判辖区在建项目工地分布和人员流动特点,采取“打击教育+源头治理+协同共治”三治融合工作法,开展超员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减少了车辆超员违法行为发生。2023年上半年,西咸新区交警大队查处超员涉刑案件三起,均已移送司法机关,对涉案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依法进行了审判。通过强力整治、警示教育、常态管控,2023年下半年至今,辖区实现了超员交通违法现象全面下降,涉超员违法交通事故零发生,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重拳出击精准查处
深度教育入脑入心
西咸新区交警大队民警调查发现,超员车辆来自周边以及辖区工地,以面包车、板式货车、封闭式货车居多,且存在车龄长、车况差、安全系数极低的情况。乘客大多来自河南、四川、甘肃以及周边农村地区,超员现象主要集中在工人上下工期间。综合以上特点,民警科学安排勤务,勤务跟着违法走,将优势警力集中于农民工上下工时段和必经路段,查处效果明显。在查获超员违法后,民警对驾驶人依法从重作出处罚,并开展交通安全出行专题宣传,让车辆驾驶人及乘车人充分了解车辆超员带来的风险隐患,观看超员造成的惨痛事故案例,进行深度警示教育,使安全出行意识入脑入心。专题课堂结束后,民警对所有司乘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出行常识考试,并逐一签订“安全出行承诺书”,拍摄安全出行承诺视频,教育所有司乘人员做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践行者和倡导者。
分析源头同步治理
夯实责任长效长治
超员违法的出现,有驾驶人和乘车人图一时方便的原因,也有他们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欠缺和交通安全出行意识淡薄的问题,还有驾乘人员与工队负责人、驾乘人员与所在工地的项目负责人存在着节省成本的心态。为此,西咸新区交警大队本着源头治理、长效长治的目的,责令超员车辆的驾驶人与乘车人所在工地负责人到现场签署承诺书,并告知再次违法要承担的责任后果。民警对驾驶人与乘车人所属公司(工地)负责人、村组领导干部,分别约谈、签署交通安全承诺书及点对点警示宣传教育,并要求企业、村组领导加强日常交通安全监管和教育,签订承诺书后将违法司乘人员领回。西咸新区交警大队安监民警除对辖区项目工地、企业、学校、社区、村组等开展日常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外,针对查获的超员违法所涉及的相关工地、单位、村组,重点开展回头看及专题警示深度教育,并采取与辖区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等方式,多管齐下加强源头监管、开展源头整治。
广泛参与形成合力
多方联动共治共管
为使整治工作实现综合治理和长效长治,西咸新区交警大队坚持边整治边优化边调整治理措施。对涉及两次及以上超员违法的相关项目工地、企业、村组,交警大队联合应急管理、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超员车辆或驾驶人所属工地(公司)采取停业、停工整顿等进一步管理措施,对涉及的村组,联合辖区政府、街道办、管委会文明办、应急管理等部门进入村组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对于不在本辖区的企业单位,向属地监管职能部门通报发函,达到源头共治的目的。西咸新区交警大队民警定期对超员违法查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推动由交安委责令相关成员单位履行行业管理主体责任,形成强大的超员违法行为打击教育和防范合力。通过以上方式,发挥了全社会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力量,超员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