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争民
5月5日,黄昏时分,规模宏大的西安东站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吊臂升降、车辆穿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站在项目部搭建的瞭望台上,只见头戴不同颜色安全帽的工人们正在不同岗位上辛勤劳作着,到处闪耀着电焊的弧光,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
“近期,西安东站项目已进入地面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大幅增加,结构也比较复杂。在确保施工期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做好新增人员的登记和普法宣传工作。”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红旗派出所所长马力强再三叮嘱西安东站专班民警。
“师傅,你们是新来的吧,临时居住证办了吗?有需要帮助的,尽管同我们说。”
“我们是刚从别的工地调过来的,明天抽时间就去派出所。”
“不用去派出所,直接到设立在项目部的暖心警务会客厅登记办理就可以了。”
“谢谢警察同志,没想到这么方便!”
“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让大家少跑路,我们尽可能为大家提供更多方便。”
红旗派出所驻西安东站项目部民警杨运边走边和正准备接晚班的数名架子工交谈。
“施工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这是最重要的。”
“谢谢警察同志的提示,我们一定会按照施工流程操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见习民警裴文俊帮正准备攀爬脚手架的钢筋工刘庄全整理保险带,叮嘱他夜间注意脚下安全。听见两人的对话,一旁的其他工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一定会注意安全的。”
当日17时,正在西安东站中铁三局项目工地开展“五一”假期“联访解”工作的马力强对施工方负责人说:“如果生产中遇到困难就及时给我们说,眼下施工工期短、任务重,工地安全管理绝不能松懈。”
红旗派出所辖区内的西安东站作为高铁东城片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建成为集高铁、普铁、地铁、公交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涉及周边住宅、商业、学校及其他配套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该工程已有21个项目部入驻,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1万余名。辖区内工地上的人、财、物流动呈井喷式增长。
为服务保障西安东站项目建设安全顺利,去年以来,红旗派出所紧盯企业需求,在深入践行、总结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工作经验的同时,探索推出“135”工作法,切实做好“一个目标、三层包抓、五个主要工作”,提升保障项目运行、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重点是要做好西安东站各类隐患线索的排查和及时处理,防止小问题引发大风险。”红旗派出所教导员刘晓宇介绍。为了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专班民警每个月对西安东站21个项目工地开展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要求各在建工地切实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及时开展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对建筑人员的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随时掌握从业人员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你好,我是红旗派出所民警,中铁三局这几天要进100辆水泥罐车,其他项目部如果要用南侧道路得提前规划,防止车辆冲突。”“这样,你们把施工材料放在这块空地东侧,你们的放在西侧,咱们合理分配,都是为了东站建设。”……每天,专班民警都会忙碌于西安东站各个工地之间的施工协调。
在建设场地这个“大家庭”,仅施工单位就多达数十个,施工中难免产生各种矛盾。为避免矛盾纠纷,专班民警会提前协助各个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物资材料的堆放位置合理安排、道路运输等工作,保证现场施工正常运行,同时建立工作协调群,将各项目的治安协理员拉进群内,方便沟通协调。
“之前,多家施工单位刚进入工地互不认识,经常为场内堆放施工材料而产生摩擦。自从派出所在项目部设立了暖心警务会客厅后,民警们走东串西,做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今年以来,工地上矛盾明显减少,很少出现像以前那样‘不依不饶’的局面。”中铁建设项目安全总监张伟说。
截至目前,红旗派出所已处理各种施工矛盾纠纷、求助警情200余起,均通过纠纷协调机制进行了妥善处理,保障了项目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其中,作为农民工服务站的暖心警务会客厅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提前化解农民工劳资纠纷39起,化解率100%。
夜幕降临,偌大的西安东站建设场地灯火通明,施工现场如火如荼。红旗派出所的3人专班民警在负责人杨运的带领下“全副武装”,开始了他们每天坚持的夜间巡逻。每遇到施工人员,民警都会停下来叮嘱几句,还不时用手电照射堆放材料的黑暗处,仔细查看,不放过场地内任何盲区。
此时此刻,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映照着宁静的灞河,如锦缎般悠然舞动,与民警肩上闪烁的警灯、工地上庞大的钢结构立柱上刺眼的焊光相融,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