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30日
“为诚解忧” 共筑平安

  本报记者 董永军

  张耀成是西咸新区渭城街道的专职人民调解员。他凭借扎实的群众基础和专业功底,在每一起矛盾纠纷化解中讲道理、讲法律,为当事各方寻找定分止争的出路,在群众中叫响了“为诚解忧”品牌。

  “我村有一个麻烦事,想请你们调解一下。”4月24日,渭城街道某村村干部因为村民李某兰长达10年的居住矛盾,向渭城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求助。中心主任刘路、调解员张耀成赶到现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迈入耄耋之年的李某兰有两女两儿,老伴去世后,其改嫁他乡。家庭变故导致二儿子郝某常和妻子张某吵闹,法院判决离婚后郝某外出打工,老宅只剩下张某和年幼的儿子居住。张某再婚后,其丈夫将户口迁入张某户籍所在地。几年过去了,曾改嫁他乡的李某兰和外出打工的郝某回来了,暂住在窑洞,与张某共用一个院子,进出一个大门。时间久了,李某兰、郝某和张某冲突不断,引发了长达10年的房屋分割纠纷。

  2023年,张某不服与李某兰同院共处的判决,用砖混钢板把院子从中间彻底封堵起来,双方矛盾升级。

  双方10年的矛盾积怨为什么一直无法化解?会不会还有其他人参与?其背后目的是什么?化解的出路在哪里?这些都成为摆在张耀成面前的问题。为此,他开始和渭城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工作人员、村干部反复上门与当事双方交流,说情、讲理、普法,最终找到了矛盾的根源——李某兰的大女儿郝某某。原来,郝某某认为村里有可能拆迁,便鼓动母亲回迁故居与张某一家分割权益。

  张耀成等人依法对郝某某不当做法进行批评教育。郝某某表示,不再介入。张耀成等人趁热打铁,最终说服三家放下积怨,现场签下三方调解协议。李某兰家在东墙开口借道邻居门前路面,解决了出行问题。

  “为诚解忧”调解品牌,是渭城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的调解品牌。像张耀成这样的调解员,每天奔走在街道、村(社区),排查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

  化解矛盾、排查安全隐患、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开展法治教育、为群众提供服务保障,是西咸新区开展最小单元创建的重要内容,也是渭城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西电社区延伸调解工作的重点。一年来,渭城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解员在西电社区的支持下,先后调处化解群众情感、家庭暴力、老人赡养、冬季采暖、交通事故等纠纷1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