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1日
双龙村的“李调解”

  匡培印  辛恒卫  本报记者 李煜

  “邻里之间闹矛盾或家庭闹纠纷,准会打电话找‘李调解’来解决。”7月5日,记者在镇安县双龙村采访时,村民杨登平说道。村民口中的“李调解”就是镇安县回龙镇双龙村党支部副书记、村调解员李全刚。

  自2018年担任村干部以来,李全刚在干好其他工作的同时,兼任村上的调解员。从一个外行成为调解农村矛盾纠纷的行家,他常怀一颗公正之心,深得村民信任,是村民的解忧人。2022年,他被陕西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优秀法律明白人”称号。

  “基层的矛盾纠纷说到底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和一些房屋纠纷、土地纠纷,事情不大,但解决起来却并不容易,要了解矛盾双方甚至多方的诉求,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找准问题所在,让双方满意,让矛盾和解。”李全刚说,涉及农村的矛盾纠纷,不仅要依靠法律法规,也离不开乡规民约。

  农村的房屋纠纷一直以来是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的重头戏。自2020年以来,双龙村七组村民黄某文、黄某佑两家就一直为房屋宅基地中间的巷道归属权闹得不愉快,继而发展到厮打的地步。2022年10月,李全刚3次到矛盾双方家里勘查现场了解情况,经过反复做工作、讲法理,最终两家房屋宅基地中间的巷道归属权为黄某佑,黄某佑及家人同意黄某文在巷道靠近自家房基处占20公分空间安装排水管,并确定黄某佑之子黄某来以后修建二层楼时,黄某文的屋檐影响哪里锯(拆)哪里。这一公正调解,让黄某文与黄某佑双方喜笑颜开。

  “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调解员以来,天天与农民打交道,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所以在进行调解纠纷的时候,释法明理更能说到当事人的心坎上。”李全刚说。

  2020年4月27日,村民肖某文驾驶的一辆小轿车不慎将骑摩托车的村民程某富撞伤,事发后肖某文将程某富送到医院救治,时隔多月后,程某富在家中死亡,程某富的家属要求肖某文赔偿程某富住院医疗费、死亡安葬费、家属抚慰金等。肖某文一时经济困难,拿不出这些赔偿费,双方便找到了李全刚。李全刚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向双方做思想工作,最终商定肖某文向程某富家属赔偿医疗费、安葬费、家属精神抚慰金等共30.33万元,避免了矛盾升级。

  除了调解矛盾纠纷,李全刚还是法律知识的宣传员。

  李全刚围绕农村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土地纠纷、邻里纠纷以及老年人赡养、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普法宣传,由浅及深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并就村民关心的法律援助流程进行讲解。通过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深村民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我会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法律法规,让大家能够听得明白。”李全刚说。

  “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对以后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有很大帮助。”双龙村村民陈三娃说,现在村民们的法治观念逐渐增强,文明乡风越来越浓。

  为推动形成“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李全刚在驻村干部、律师、老党员、退休干部、青年代表等群体中,以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等形式,选出20多名法治宣讲员,通过以案释法、驻点服务等形式,引导村民积极学法。

  李全刚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专题讲座以及送法上门等方式开展法律宣讲活动,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意识,让乡村法治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