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1日
西乡:聚焦民生让群众感受检察温情

  王娜  本报记者  张大鹏

  近年来,汉中市西乡县检察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能动履职,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贯穿于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农民工讨薪、老年人赡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民生热点,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为弱势群体起诉维权提供帮助,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司法温度和检察温情。

  拓展领域,规范程序。西乡县检察院聚焦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讨薪难”问题,在西乡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设立了“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合力。近年来,该院共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64件,其中涉及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54件,为80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64.2万元。该院准确把握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职能定位,立足工作实际,审慎探索拓展支持起诉案件类型。目前,通过积极探索,已将支持起诉的案件类型从传统的追索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纠纷领域逐步扩展到赡养纠纷、变更抚养权纠纷、未成年人保护、离婚纠纷等领域,推动更多弱势群体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该院严格落实市检察院印发的《汉中市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检察支持起诉案件办法(试行)》,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合理运用调查核实权,引导当事人自行收集证据,对于专业性较强或者受害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关键证据,依法提供必要的协助。

  强化协作,凝聚合力。西乡县检察院坚持“四大检察”融合发展理念,主动加强与刑事、未检、案管、控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线索双向移送机制、案件办理结果反馈机制,形成民事支持起诉合力,尤其是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作用,对来信来访定期查询,对可能符合支持起诉案件的线索进行排查。该院注重加强与法院、司法局、劳动监察大队、民政局、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多渠道及时了解弱势群体维权需求,通过会签文件、联席会议等形式,建立完善信息共享、联合调解、案件会商等开展支持起诉工作的外部衔接配合机制,推动形成“多位一体”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

  创新机制,提升质效。西乡县检察院充分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多方协作,把诉前引导和解作为重中之重,邀请多方力量参与释法说理和心理疏导,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诉前。针对当事人有支付能力、有和解意愿的案件,加强与公安、法院、劳动监察大队的沟通协调,共同促成双方协商和解。该院办理的某服装公司拖欠赵某等22人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在与公安、劳动监察大队的共同努力下,督促14万元工资一次性支付到位,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企业的稳定经营与发展。该院对疑难复杂的支持起诉案件及时组织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基层组织代表等作为听证员参与,切实保障当事双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消除疑虑,解开心结,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对涉及家庭内部纠纷案件进行“上门听证”,解开当事人心结,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该院办理的周某某与其子女赡养纠纷案,通过召开院坝听证会,与县法院、县司法局联合开展诉前调解,把庭审现场“搬到”村委会,以案说法,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该院对于涉及弱势群体或因纠纷导致当事人生活困难的案件,注重与控申部门的沟通,启动救助程序,帮助当事人解决燃眉之急,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温度。该院在办理张某某申请变更抚养权纠纷支持起诉案时了解到,申请人身有残疾,其父母也疾病缠身,家庭经济困难,便及时与控申部门沟通,启动救助程序,让司法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