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采访团在生态修复增绿点了解修复情况。 陈杰钢 摄
本报记者 刘鸯
8月14日,“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流域九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陕西段采访团行进至黑家堡镇一处山坡下。此时的山间地头,绿色植被探出枝芽,覆盖了裸露的山体,已看不出这里曾是灰土扬尘、破坏植被的采石场。
“延长县矿产资源丰富。此前各大采石场无序发展,我们通过立案调查发现,曾有10余家采石场在未取得采矿权以及未办理采矿许可证、占用林地许可证等手续的情况下,长期非法采石,破坏了大量的林地、草地,导致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废弃石渣以及施工现场废水废料直接倾倒入延河河道,造成延河水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延兵说。
为了明晰各方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延长县人民检察院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长分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等10余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前往瑞达石料厂、天石采石场、宏达石料厂等采石场,现场查看采石场的开采情况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随后,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召开了听证会。
听证会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认为,非法采石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应当相互配合、多位一体履职,依法打击非法采石行为,系统治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会后,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送达了检察建议,建议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职、相互配合,对非法采石行为依法处理并恢复生态环境。
“我们协调县政府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成立了矿山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高位推动。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延长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刘小娥表示,制定的矿山整改治理方案中,明确了“一年关停、两年整改、三年治理”综合治理方针。截至2021年10月底,延长县17个无证非法采石场被全部关停,相关职能部门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
在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和多个部门共同推动下,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争取到国家专项治理资金,对关停的采石场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进行了“土地复垦、沟道整治、河道清理、植被恢复”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多次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进检察建议落实情况。
经过三年治理,截至2023年6月,延长县累计治理修复废弃矿山生态2522.4亩,新增耕地955.95亩、林地827.8亩、草地738.65亩。
“现在土地又能耕种了,山上也绿树成荫了,我们的收入也实现了增长,原来的矿地变成了宝地。”延长县黑家堡镇村民赵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