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刘海峰
8月14日,“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流域九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陕西段采访团走进延长县郭旗镇陈旗村。
在延长公路一侧的苜蓿地里,约半亩地大的一圈矮墙围成了长方形。长方形中央,在绿色苜蓿的掩映下,有一块覆盖在地面、约三尺见方的水泥盖,上面隐约可以看到刻着这样的内容:“郭177井,七里村采油厂封固于2022年9月16日。”
这是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延益井”办案团队为了保护延河生态、治理环境污染,封堵的废弃油井。
延长县是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延长县人民检察院打造的“延益井”公益诉讼品牌,便取名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寓意为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责,保护延长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依托“延益井”品牌,将红色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干事创业精神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机结合,以“照好一口井、看好两条河、管好三形态、办好四类案”为工作主线,聚焦当地黑色污染难题,融合“四大业务”,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起公诉等方式,追缴生态环境赔偿金250.23万元,督促异地补植林木500余亩、清理黑色固体废物4000余吨、治理水域面积10.6亩、清理污染河道15.6公里,督促全县33家汽修门店对“零星”危废规范处理。在办理破坏生态类刑事案件过程中,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对严重污染环境案提出惩罚性赔偿,对情节轻微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并责令当事人异地补植,实现了“三个效果”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工作中,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延益井”办案团队融合“四大检察”职能,积极构建“预防为主、打击为辅、生态修复为补充”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格局,通过监督生态环境部门督促采油厂出台《油水井封固管理制度》,推动全县石油、天然气开采污染防治长效治理。截至今年7月,该院已督促采油厂封堵治理废弃油井1150余口,恢复生态800余亩,企业生产发展与废井封堵治理进入了自动协调发展的“绿色轨道”,实现了油气开采健康发展与当地生态保护双赢的良好效果。针对全县采石场多年无序发展和开采,造成大量自然山体、林地、草地毁坏的情况,该院通过向自然资源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等方式,督促修复废弃矿山17处、恢复耕林草地2520余亩,推动区域内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2023年以来,延长县人民检察院“延益井”办案团队办理的废弃油井封堵治理案以及矿山修复治理案,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该院针对废弃油井案制发的检察建议,被评为全省优秀检察建议;撰写的《做深做实“一融四促”推进油气开采污染防治长效化治理》,被评为全省政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获得省级以上表彰、荣誉2项,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荣誉5项。以全省典型案例——废弃油井封堵公益诉讼案为依托,延安市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检察工作现场会在延长县召开。
2024年7月,在“检护黄河几字弯”采访活动中,相关媒体对延长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治理的矿上修复工作进行了专门报道,通过多元化方式,营造了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在延长县石油广场,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的工作造型格外引人注目。高高的井架、抽油机,展示着中国石油崛起的奋斗历程。在这里,延长县人民检察院正在为支持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贡献检察力量,续写着用 “延益井”守护生态绿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