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洪钧 通讯员 周端山 舒爽
在夏季行动中,安康市白河县公安局茅坪派出所以基层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为抓手,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作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为引领,通过抓实“源头预防、快速响应、多元化解、法治保障”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水平,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源头预防:构筑“主防堡垒”
“听了派出所民警的宣传,才知道电信网络诈骗就在我们身边……”“原来,小矛盾、小纠纷也能引发大隐患……”
8月6日,茅坪派出所利用村集体会议召开之际,在枣树社区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法律知识讲座。民警通过发放宣传册、讲解身边典型案例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听了派出所民警的宣讲后,村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源头预防不仅是纠纷化解的起点,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在日常工作中,茅坪派出所积极落实“主防”职责,深耕矛盾纠纷排查,聚焦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人群,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减少了因误解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夏季行动期间,该所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
快速响应:为当事人“降火”
“你们快来呀,有人在我家闹事,家里还有老人在……”7月23日,茅坪镇茅坪村村民裴某、陈某因情感纠纷发生矛盾,陈某报警求助。经了解,双方在交往期间由于相处不融洽,陈某提议分开,裴某求和未果,遂上门讨要双方交往期间自己所花费用,并当着陈某家中老人的面争执不休。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现场,迅速将双方分开。通过做工作,民警引导双方理性面对情感问题,有问题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经过民警两个小时的耐心劝解,双方最终达成共识。
针对农村多发的邻里矛盾、情感纠纷,茅坪派出所通过优化警力配置,灵活机动用警,快速响应、源头处置、精准化解,确保及时定分止争,有效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夏季行动以来,该所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起。
多元化解:汇聚工作合力
7月10日,聂某与程某因校园意外引发赔偿纠纷,并就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了解情况后,茅坪派出所迅速启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积极联合司法所、学校等部门,从法、理、情多角度做双方工作,通过耐心细致沟通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茅坪派出所坚持“党政主导、公安主打、部门主管、行业主责、群众主力”的新型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搭建平台,汇聚政府、司法、学校、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解合力,提升复杂矛盾调处化解的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
法治保障:让公正时时可感
7月16日,伍某在收购废品期间,在未充分沟通确认的情况下,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了方某家中的废品。方某知情后向伍某“讨要说法”,伍某以“交易已完成”拒绝支付差额,双方为此争执不休。了解情况后,茅坪派出所迅速介入,坚持“调解优先、依法处理”原则,组织双方进行协商。经过耐心讲理释法,伍某向方某补足了合理费用,双方承诺不再因此事发生争执。
在处理民间债务纠纷、买卖纠纷期间,茅坪派出所始终坚持依法调解的原则,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了调解过程、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