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2日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生死救援

  陈杰钢 刘攀峰

  “是你们的行动使我处于生死边缘的丈夫得到了生的希望,是你们的付出使一个圆满的家庭避免了破碎的悲剧……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对你们的深深谢意,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恩情,将你们的事迹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英勇无畏、心怀大爱的人民警察。”9月10日,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涝峪派出所收到一封来自群众的感谢信。

  这封感谢信言语朴实,情感真挚,背后有着怎样一个暖心故事?

  事发于9月6日。当天12时40分许,涝峪派出所民警王琛接到纸房村村民胡兰娃电话求助:“民警同志,我丈夫张和平被人头蜂蜇了,现在人已经昏迷了,我一个人在家没办法。”

  “你先别着急,我马上过来。”王琛意识到,这是张和平被人头蜂蜇后引发的过敏反应,已经过敏性休克,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助,蜂毒会危及生命。挂了电话,王琛立刻叫上李航、李凯两位同事,往张和平家赶去。

  张和平的家在距离派出所1公里外的山坡上,从他家到马路上的山路是一条百余米长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警车停在路边后,三人急忙跑步上山。此时的张和平就躺在家门口的水泥台阶上,小便失禁。民警们决定立刻将张和平送往医院急救。在得知胡兰娃还未拨打120急救电话后,王琛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报告现场情况,一边询问现场急救措施,并与急救车约定,由警车将张和平往山外运送,半路上与急救车会合,从而节约宝贵的救援时间。

  紧接着,几个人交替背着张和平下山。因张和平已失去意识,身体完全失去了控制,李航在前面抓着张和平的胳膊艰难地将他背起,王琛抱起张和平的左腿,李凯抱着张和平的右腿,他们以一种“众”字形的站位,艰难地开始下山。

  由于不好掌握平衡,他们在山路上摇摇晃晃。在摇晃中,王琛的左脚踩在山路的边缘,脚下的碎石子掉下了山,他连忙踩了几脚才勉强稳住了身体。由于山路极窄,和李凯并排下山时走在外侧的王琛有坠崖的风险,他让李凯将张和平的右腿也交给了他。李航背不动了,换王琛来背。终于,在三人的努力下,张和平被背下了山。

  如何上警车又是个大难题。此时的张和平已经开始逐渐恢复意识,但身体仍然无法用力。他们一个人和胡兰娃在车里往上拉张和平的胳膊,另外两个人在车外抬张和平的腿,费力地将张和平拽到了警车第二排的座位上。他们将第二排座位放倒,让张和平躺在座位上,又让胡兰娃坐在第三排和张和平说话,防止其再次陷入昏迷。

  警车行驶到纸房大桥时,前路被堵。由于前段时间大桥被水毁正在抢修施工,一辆商混车和水泥泵车将桥面完全堵死。王琛立即下车向施工队表明身份并告知了现场情况,请施工单位让出一条生命通道。水泥泵车由于正在施工,整个工作臂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要想让路,必须等工作臂完全收回后,泵车的支撑腿才能收回。时间就是生命,王琛看着工作臂一点点收回,急在心里。当泵车的支撑腿收回的一瞬间,他们立刻拉响警笛,车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山外驶去。5分钟后,民警们在挖铜沟沟口与120急救车相遇。在急救人员的配合下,他们将张和平转移到了救护车上。

  据了解,当天18时,张和平在接受医治后已经脱离危险。目前,他已经返回家中调养。

  “很意外,也很感动!不过这些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收到感谢信后,王琛说,“生活中,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大事,多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把这些小事做好,就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