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榆林交警支队安排部署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
民警开展夜间酒驾查处行动。
深化“崇德守法、平安伴行”交通安全大宣传。
榆林交警支队启用首条“潮汐车道”。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2021年,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聚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总目标,紧扣建党100周年、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交通安保工作主线,预防事故保安全、规范执法护稳定,履职担当促发展、改革创新强服务,取得了十个方面的工作新成效,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为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 党政指引迈上新征程
新一届榆林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榆林市委书记李春临、市长张胜利多次听取公安交管基础保障和业务工作汇报,市政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和城市更新会议,破解工作难点,推动解决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警总队总队长郭平社,榆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博,市委政法委书记张守华,副市长邱祖满等领导多次调研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强力推动“智慧交管”项目、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全面核查、市区“三见警”等交通管理重点工作。
市政府召开道路交通安全专题工作会议8次,市交安委印发文件,依托平安建设考评办法,深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系统治理,进一步夯实各行业部门的交通安全监管责任。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职,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构建起“党政主导、行业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治理新格局。
■ 敢打硬仗凸显新担当
榆林交警支队聚焦2021年春运、全国“两会”、庆祝建党100周年、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等重大活动交通安保任务,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工作理念和“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启动高等级勤务模式。支队统筹情报研判先行、指挥调度跟进、秩序管控到位、宣传提示助力、督查监管保障“五大”重点措施,提前勘查踩点,全线巡查摸排,科学周密布警,组织全流程、全要素的交通安保演练,及时发现并排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形成了环环紧扣、严丝合缝的“全闭环”交通安保工作流程,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实现了赛事安保“精彩圆满”、重大活动“万无一失”,展现了榆林公安交警良好形象。
■ 事故预防取得新成绩
榆林交警支队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强势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结合季度气候特点,采取每季一个主题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城市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公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交通安全宣传重点提升、部门协同共治联动“六大攻坚行动”,组织开展区域性和全局性统一行动35次,查处“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217万起,同比上升9.9%,通报约谈隐患企业160余场次,将5个违法隐患运输企业纳进安全生产“黑名单”,治理销号省级挂牌督办的隐患路段55处,停业整改检测机构16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3家、社会化考场14家。
支队扎实开展事故深度调查问责,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人,党纪政纪处分8人,整改问题20余条,实现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率100%。2021年,全市公安统计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23%、5.52%。
■ 疫情防控展示新风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公安交警及辅警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日夜坚守防控一线,让党旗始终在抗击疫情一线高高飘扬,涌现出一大批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了榆林公安交警的良好形象。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参与67处疫情防控检查站点工作,出动警力4.3万人次,警车1.2万辆次,日均检查入陕出陕车辆4万辆次。
支队积极协调各县(市、区)联防办优化疫情防控检查站及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增加力量、增设通道,提高检疫通行效率,完善排队车辆安全预警措施,严防主干公路通行阻断,严防长时间、大规模交通拥堵,严防车辆排队引发追尾事故。
■ 交通管理谱写新篇章
榆林交警支队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配合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部位路段的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市区“三见警”和交警街面常态化执勤工作要求,狠抓勤务机制改革,加快“交警铁骑”建设,提升路面见警率,警情主动发现率提升82%,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5.2万起,现场查处酒驾、醉驾6200余起,非机动车违法6.8万起,行人违法2.5万起。每季度内部通报、外部公示城市交通秩序测评情况,市区机动车礼让率和安全带使用率达到91%,骑乘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到73%。
支队深化城市文明交通提升行动,完成信号灯联网改造154处,施划交通标线5万平方米,对中央绿化带60处开口进行封闭管制,重新设计建榆路绿波方案,推出全市首条“潮汐车道”,施划夜间免费停车位1088个。
■ 安全管控迈出新步伐
榆林交警支队坚持季度攻坚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突出支队督导、排名通报、进驻督办、跟踪问效,持续推进307国道示范创建,推进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行动,推进公路大型车辆“不疲劳、不超速、靠右行”专项治理,高频次开展逢五、逢十和周末夜查统一行动。现场查处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货车违法载人等三类重点违法行为7700余起;突出夜间重点整治,累计夜间(22时至次日6时)查处1400余起,占比18.7%。针对大货车和危化车易肇事肇祸违法行为,现场查处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42000余起,货车超载8800余起,危化车“五类重点违法”6000余起。
支队建成“警保合作”劝导站219处,深度应用农村交通安全信息系统,开展“五小”车辆专项治理,查处两类重点违法行为2100余起,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 整治隐患实现新突破
市政府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统筹推进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全面核查工作,各县(市、区)的常务副县(市、区)长牵头负责,跟进落实属地政府、隐患核查和监管责任,按照“不漏一米、不漏一人、不漏一车、不漏一企”的总目标,全面核查人、车、路、企方面的隐患问题,为2022年展开大规模分类整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探索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机制。
榆林交警支队发挥交安委多元治理效应,建立道路运输重点车辆管控联合惩戒机制,成立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健全事故预防研判会商制度,组织各类督导检查10次,召开应对恶劣天气联席会议13次,承办全省示范性危化车事故应急演练,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5%。
■ 交安宣传取得新成效
在2021年的122主题宣传日活动上,邱祖满副市长宣布榆林市首届“百日零违法”挑战赛正式启动。榆林交警支队持续深化“崇德守法、平安伴行”交通安全大宣传、大警示、大曝光、大矩阵行动,精心策划“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安保等专项宣传活动。支队组织市、县两级巡回宣讲队伍共28支,建成行政村交通安全宣教基地1200处,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和“七进”宣传活动1.3万场次;制作《平安榆林你我同行》警示教育片,推出交通事故警示录专题节目10期,发布节假日和恶劣天气出行指南3.5万条,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万人;开展“醉驾入刑十周年”等执法网络直播活动31场,依托中央、省、市新媒体平台共展播原创短视频400余条,短视频点击播放量超3000万人次。
■ 窗口服务回应新期待
榆林交警支队以争创全国市级一等车管所为目标,率先在全省启用车驾管业务办理电子支付和档案号牌邮寄管理系统,设立免费安装号牌便民服务点,开通车驾管预约系统和投诉平台,全市17个科目二考场系统完成配套升级改造,电子驾驶证申领业务正式启动。
支队推动车购税业务入驻车管所“一站式”办理、学法减分政策落地见效,整合简化行政审批业务,开通4个“一窗通办”、18项业务“一证简办”、申请资料“四个减免”,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近300万元。立足公安交管主责主业,支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69次,落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要求,32个社会考场开通周六驾考服务。
支队加强警保、警邮、警企、警医合作,市区新建龙士达等事故快处服务站3个,线上处理事故同比增加42.5%。
■ 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榆林交警支队始终将政治建警放在首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干部作风整顿,组织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全市庆“七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支队高标准完成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聚焦六大顽瘴痼疾,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停运整改设置不规范监控设备371处,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3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问责170人。
支队打造“榆林版”交警实战练兵,组织岗位练兵线上培训班31期,受训人员达21900人次。支队荣获全省公安交警系统交通安全宣讲、车驾管业务知识实战比武竞赛一等奖。全市公安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绥德召开,严格落实改进执法“六项措施”,扎实推进执法质量和案卷考评工作,行政复议案件同比下降17.3%,事故复核维持率上升14.6%。
支队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分批提拔任用正科级干部25人、副科级干部127人,破格提拔“90后”公安院校民警10人,全警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文/边鹏 图/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