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检察公益林授牌仪式上,“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左)受聘为榆林检察公益林造林顾问。
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现场会在榆林召开。
党员干警在榆康社区开展法律宣传。
以陕北说书的艺术形式开展法治宣传。
榆林市两级检察机关公开听证万某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
神木市检察院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促进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1年,榆林市两级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细化措施、明确方向,扎实推进榆林检察工作提升站位、向前发展,全力打造榆林检察品牌。
旗帜鲜明讲政治 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使命
榆林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请示报告重大事项99次;精细部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邀请专家学者讲党课38次,组织红色教育55次,开展党史相关主题党日活动238次,全面学习党史检史。
榆林市检察机关将检察职能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制定了200余项便民服务措施,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700余件;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使命,认真落实“三个规定”,每月填报重大事项,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立场坚定顾大局
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榆林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榆林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2021年,榆林市检察机关不捕率为29.34%,不诉率为13.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为90.93%;对严重刑事犯罪严惩不贷,共起诉故意杀人、危害公共安全等严重暴力犯罪315件408人,起诉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791件1172人,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社会大局稳定。
榆林市检察机关常态化抓严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认真落实“既严格依法办案、又严格隔离防控”要求,提前介入涉疫案件,审查起诉2件2人。全市两级检察机关通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一方面,从紧从快落实扫码测温、值班报备、核酸检测等院内防疫措施;另一方面,立足检察职能,调整办案模式,保持打击妨害疫情防控相关犯罪的高压态势,充分利用网络、12309热线等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榆林市检察机关依法参与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共批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案件34件67人,起诉48件72人;批捕金融诈骗案件10件10人,起诉15件17人;持续推进反洗钱工作,强化“一案双查”,建立办理上游犯罪同步审查洗钱犯罪工作机制,批捕涉嫌洗钱罪案件1件6人,起诉3件4人。榆林市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实行全链条保护,制发首份跨国知识产权权利义务告知书;落实民营企业平等保护和宽缓司法政策,促进企业合规经营,突出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追赃挽损1291.072万元。
榆林市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共接受群众信访540件,回复率达100%,解决信访积案7件。榆林市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开公开听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办理救助案件126件,发放救助金206.7万元,在社会综合治理中体现检察温度。
榆林市检察机关扎实开展“四个最严”专项活动,织密维护食药安全的“保护网”,共批捕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件5人,起诉18件22人;积极参与“断卡”专项行动,共批捕涉嫌电信诈骗案件18件43人,起诉18件67人;打击危险废弃物污染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批捕41件53人,起诉157件193人,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被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评选为专项行动优秀集体。榆林市检察机关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27次,32万余名师生和家长接受了法治教育;积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建立21项工作机制,推动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制度落地落实;对被伤害的未成年人进行全力救助,移交司法救助线索13条,发放司法救助金32.9万元,开展心理矫治302次。榆林市检察院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强化监督谋发展
用检察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公信
榆林市检察机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监督,把“办案中监督、监督中办案”的理念落在实处,以更优质的检察产品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榆林市检察机关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与市公安局联合发文,规范检察院派驻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检察室工作,共监督立案135件152人,监督撤案189件243人,书面提出侦查活动违法912件,已纠正904件;审查起诉环节,书面提出侦查机关违法行为10件,已纠正7件;加大追诉漏罪漏犯力度,共纠正遗漏罪行95人、同案犯72人。榆林市检察机关强化刑事审判监督,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共提出抗诉19件,对审判违法行为提出书面纠正意见80件,已全部纠正;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90名应收押未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清理纠正,将3名网上在逃人员追逃到案。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榆林市检察机关筛查近30年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4872件,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已全部纠正并整改;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12件21人。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十佳办案团队”“全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
榆林市检察机关不断健全抗诉、检察建议等法律监督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程序违法、裁判显失公平等突出问题的监督,增强监督的主动性、精准度和实效性。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05件,提请抗诉33件,抗诉7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7件,发出审判程序和执行监督检察建议936件;办理虚假诉讼案件15件,提请抗诉2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0件。
榆林市检察机关不断抓实行政检察监督,扎实开展服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行政检察监督专项活动,共办理相关行政检察监督案件7件,为44名农民工追回工资49.3万余元;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准确把握行政非诉执行监督边界,持续加强裁判结果监督,切实解决了“程序空转”的突出问题。全市两级院加大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全年共受理裁判结果监督案件99件,提请抗诉2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118件,召开听证会104次。
榆林市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统筹规划、协同保护,精准助力营造良好宜居环境。一方面,全市两级院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共摸排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75件,立案688件,开展诉前程序674件,提起诉讼10件,通过办案共督促修复清理林地、耕地、湿地、草原、水域3906.9亩,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21.86公里,保护被污染土壤448.75亩,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生产类固体废弃物6.5万余吨,督促关停和整治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33家。另一方面,全市两级院以“检察蓝”守护“革命红”,扎实开展“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寻访革命旧址372处,发现对革命文物疏于管理、保护不力等案件线索75件,立案55件,磋商31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55件,其中47件已督促整改到位;对369处革命遗址和168处革命文物进行了有效保护。其中,督促保护长征革命旧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典型案例。
榆林市检察机关撰写的调研文章在中、省级刊物上分别发表11篇、26篇,检察理论研究文章获省检察院表彰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1篇。榆林市检察机关2020年被最高检立项的2项检察理论课题已结项,2021年报送的20项课题被省检察院立项5项;选报的2件案例被最高检发布为典型案例,3件案例被省检察院发布为典型案例。市检察院被评为调研工作先进集体,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调研工作会议上现场交流发言。
苦练内功重自强
着力打造过硬榆林检察铁军
榆林市检察机关坚持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以作风整顿为牵引,以人才强检为核心,强化队伍管理、严明队伍纪律、提升队伍素质,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市委、市政府和组织部、政法委的重视支持下,榆林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共考察配备基层院副检察长11名,其中80后干部5名,领导班子配备得到健全。榆林市检察机关积极拓宽人员招录渠道,公开招录公务员21名,选调6人(次),调整确认员额13人(次),人员力量持续加强。
榆林市检察机关强化法警力量,招录55名司法警察警务辅助人员,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警务保障,相关经验做法被正义网转发,被最高检评为“特别值得学习借鉴的文章”。全市两级院司法警察共协助检察官办案203件365人,出警439人次,同比增加44%;共送达各类法律文书910余件(次),同比增加18%,助力办案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榆林市检察机关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干警共参加最高检、省检察院、市委组织部各类专题培训69期1723人(次),自主组织政治理论、检察业务等学习培训23期2158人(次),提升了检察干警素质。2021年,榆林市检察机关举办“榆林检察大讲堂”2期,参与干警1057人次;领导干部上讲台领学各类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讲授专题党课37次;首次对全市98名检察干警进行了集党史教育、队列训练、纪律养成于一体的集中培训,全面培塑干警爱党爱国情怀、综合能力素质。
榆林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先后召开各类会议21次,开展三轮谈心谈话和个人自查填报工作政策宣讲;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反腐败,运用“四种形态”处理检察干警42人。榆林市检察机关出重拳、下猛药,根治“六大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各类问题80件,先后建立健全正风肃纪等长效机制6类31项;扎实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聚焦“四不一任性”,明确职责清单,全面自查自纠,全市干警参与问题查摆943人(次),填报问题2137个,目前所有问题均整改完毕。
榆林市检察机关创立“基层院+各条线”双向提升、共同进步的“点线结合”工作机制,力争13个检察院和各业务条线都有进步、走在前、不掉队。其中,府谷县检察院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绥德、子洲两个基层检察院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榆林市检察院于2021年5月26日对佳县检察院开展了“支部结对帮扶,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全力推动佳县检察院早日“脱薄争先”。经不懈努力,佳县检察院检察业务数据由2020年的综合评价最末位进步到中游位置,办文办会、机要保密、档案管理等行政工作逐渐规范,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韩雨欣 秦栓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