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5日
硬核盘点 收获满满
——神木市人民法院2021年工作成效亮点回顾

榆林中院院长雷红新(左一)在神木法院调研指导工作。

神木法院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

神木法院干警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神木法院集中发放执行案款3600余万元,单笔最高金额达1310万元。

法官阅卷,为调解纠纷做准备。

  2021年,面对案件数量高位运行和员额法官人数较少的局面,神木市人民法院凝心聚力、履职尽责,形成了一批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亮点,突破了一批司法体制改革的难点,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消除了一批影响队伍建设及公正廉洁司法的隐患点,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形成了审判质效稳中有升、良性循环的工作局面。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0406件,结案19925件,收结案同比上升了9.98%和9.87%,结案率97.64%,员额法官人均结案414件,同比增加36件,高出全省人均办案数170件。

  “一站式”服务

  司法为民再加速

  神木市法院深入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立案、送达、保全、鉴定、调解、信访等窗口,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次办好的诉讼服务。

  积极探索诉前鉴定。该院通过诉前鉴定,让当事人对自身的诉求进行合理预判,既节省了审理时间,又节约了司法资源。协调神木市发改科技局价格认证中心在该院设立“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工作站”,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构建“立保同步”工作机制。通过“保全中心”一站式办理保全事项,该院实现“随来随保、应保尽保”,避免“空判”,全年办结保全案件3064件,保全总价值达11亿元,从源头缓解执行难,实现“保调对接”“以保促调”“以保促判”“以保促执”等办案效果。

  全面推行集约送达模式。该院向社会购买服务,借助三大通信运营商开展线上电子送达。全年通过电子送达2.17万人次,成功率87.39%,平均送达时长2.01天,缩短了送达周期,节约了送达成本,提高了审判质效。

  组建集中扫描中心。该院将所有办结案件集中扫描、上传、归档,进一步减轻业务部门辅助性事务负担。3月份运行以来,实现案卷扫描、上传、归档率100%。

  全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全年通过速裁方式审结案件3741件,占民商事结案总数的43.98%,速裁法官人均办案623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17天,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审,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神木速裁”因其用时少、结案率高、效果好,走在全省法院的前列。

  积极探索庭审改革。该院做好庭前工作,整理案件要素,提炼争议焦点,集中精力解决分歧,大幅缩短庭审时间,提高庭审效率,全院案件平均审理时间35天,较上一年缩短7.8天,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

  “真金白银” 

  兑现群众胜诉权益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神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0672件,执结10571件,执行到位金额15.6亿元,努力将胜诉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该院着力构建“大中心+小团队”的执行团队模式,即围绕执行指挥中心,组建了综合管理团队、终本案件监管团队、资产处置团队和四个快执团队,各团队按照流程节点分工负责、协作运行,改变了“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模式。重点围绕涉民生、涉金融等案件,该院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执行行动方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排查出一批长期藏匿在外、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被执行人,化解了一批难啃的“骨头案”。该院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398例,限制高消费11350人次,司法拘留352人,促使一批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努力营造了“人人讲诚信,人人重诚信”的社会氛围。全面应用“互联网+司法拍卖”,通过“淘宝网”拍卖平台拍卖标的物531宗,成交额达1.39亿元,有效解决执行资产变现难题。同时,加大执行救助力度,为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00万元。

  强化审判管理

  为审执提质增效

  神木市法院将2021年确定为“案件质量提升年”,以过硬的案件质量要求带动审判执行质效的争先进位。围绕“双进”工作目标,紧盯“六升五降”重点指标和弱势指标,重新修订了绩效考核办法,压实扛死责任,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转变审管部门职能,突出“管理、监督、指导”三大职能,所有发改案件由审管办归口办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剖析纠正,切实降低案件发改率,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3.37%,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修订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每月由审委会委员随机抽取案件进行评查,并将案件评查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实现案件评查常态化,为落实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奠定基础;强化院庭长办案职能,要求院庭长必须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2021年,院庭长办理的案件占全院审结案件总数的83.36%,实现了员额法官全员办案的目标。

  加强队伍建设

  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政治引领。神木市法院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有效结合、贯穿,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相互促进。坚持以党建带队建,落实“支部建在庭上”要求,实现党组织对各庭室的全覆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双报到”等活动,确保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认真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神木市法院网站、微信等自媒体建设,加强舆论引导,确保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提升履职能力。该院以建设“学习型”法院为目标,依托“学习强国”“神木法院大讲堂”等平台组织全体法官干警开展学习。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案件、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岗位练兵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举办了涵盖审判执行、意识形态、心理辅导等内容的专项培训,激发干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热情。

  狠抓作风建设。该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逐级传导压力、夯实责任。扎实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围绕上级交办、群众反映、信访举报、典型案件、百姓问政等渠道收集认领问题,深入查找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和任性用权等问题,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法院队伍活力,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切实把教育整顿工作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强大动能,先后编发“我为群众办实事”简报145期,针对六大顽瘴痼疾整治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12项制度,切实用制度巩固教育整顿工作成果。

  立足新起点,聚焦新目标,启航新征程。新的一年里,神木市法院将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锐意改革进取,用实干谱写新时代神木市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努力为神木市建设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贺晓东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