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5日
精准施策抓创建 全力以赴保畅通
——2021年安康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回眸

交警铲除路面积雪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交警同防疫人员坚守在高速卡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021年,安康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党委和省厅交警总队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公安交管“科学分类、精准施策、追赶超越”及“全省先行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扎实开展交通安全“四大行动”、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及每季度攻坚行动,全力以赴防风险、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

  安康“五型警队”建设持续发力。市公安交管部门紧盯安康“五型警队”创建目标,持续做优安康交警队伍品牌,大力实施“双品培验”政治建警工程,大力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和“五讲”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公安交警系统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围绕交管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民辅警“八小时以外”行为监督管理,强化队伍风险研判、隐患排查和执纪监督,坚决整治逐利性执法、不规范执法和不作为、乱作为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坚持爱警励警,落实表彰奖励、抚恤慰问、安全防护保障等从优待警措施。加强实战练兵和岗位培训,大力弘扬交警英模精神,选树推出了一批长期扎根在基层、坚守奋战在一线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激励广大民辅警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安康市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政府领导、交安委牵头、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路交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交安委和交安委办牵头总揽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部署开展了“四大行动”、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减量控大”及每季度攻坚行动,推进“六大攻坚行动”走深走实,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07%,呈现平稳下降良好态势。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取得实效。市公安交管部门年初排查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23处,“四大行动”排查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42处,按照省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安排,共排查12处重大风险隐患治理率,隐患治理率均达到100%。按照重点车辆驾驶人隐患滚动清零要求,全年全市累计清除逾期未检验重点车辆1961辆,逾期未报废重点车辆29辆,逾期未审验重点驾驶人3196人,逾期未换证重点驾驶人715人。在严查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方面,全年共查处酒驾醉驾4592起,农村面包车超员违法3319起,货车超载违法1596起,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4206起,危化品运输车交通违法512起,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612人,行政拘留377人,刑事拘留120人,终身禁驾3人。

  城市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市公安交管部门持续组织开展“逢五”“逢十”、周末夜查、异地用警、交叉执法、统一执法行动周、节庆期间交通违法集中查处统一行动,城市道路行人交通违法查处23537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查处6000起,非机动车重点违法23962起,城市工程运输车违法查处582起。通过运用电子警察抓拍设备和现场执法,查处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13000起,劝导纠正处罚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28000起,查处驾驶人和乘车人不使用安全带34200起。对城市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现场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9200起,非现场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160000起。

  “三三联动”机制应用效果明显。市公安交管部门制定《全市工程运输车交通安全管理“三三联动”机制指导意见》,市县两级成立全市“三三联动”机制组织领导机构,将汉滨区、高新区确定为“三三联动”机制试点县区,召开试点工作会议。联合公路路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依托工程运输车“三三联动”机制和国省干线公路“123”联勤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工程运输车和国省道货车超载(西北片区)联合整治行动。去年以来,全市共组织专项行动30余次,查处工程运输车、渣土车、水泥罐车重点违法600余起,查处大货车重点违法1300余起。

  安康“智慧交通”建设推进有序。市公安交管部门依托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了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指挥系统+交通大脑数据智能服务”项目,在中心城市37处主次干道,全部联网建成智能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形成了“平峰自适应、高峰自适应+协调”的管控模式,高峰拥堵通行得到明显改善。将74个三车识别摄像机应用于摩托车、电动车专项整治,对未戴头盔、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礼让行人等违法行为进行采集,提高城区摩托车、电动车驾驶人头盔佩戴率。

  高速公路“三道防线”发挥效能。市公安交管部门先后投入700余万元,研发了“情指勤督宣”山区高速公路智慧管控平台信息系统,增建完善了一批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整合了全市高速公路数据资源、警务资源,规划实施了道路交通防控基础建设。去年以来,全市建成7处省市际预警监测点、两处服务区检查服务站、两处主要收费站拦截查缉点,新建平镇和安岚等路段卡口17处、高清监控和智能球机44处、路面情报引导屏12处,对全市高速公路测速设备进行了全面标定和规范,山区高速公路智慧管控“135”亮点经验已初步形成。

  农村道路交通“125”工作持续深化。市公安交管部门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三年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劝导站完善提升,加大劝导员配备管理,促进“两站两员”建设、“路长制”“警保合作”与农村道路交通“125”工作有机融合,努力构建职责明晰、齐抓共管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全市共建成警保合作劝导站152个,聘用警保合作劝导员1397名,组织各县区对已建劝导站进行了提升和完善,补充了办公设施、增强了人员配备、制定了警保合作劝导员管理办法,有力推动警保合作长效发展。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市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加大社会面宣传教育,扎实开展“一盔一带”“重点违法行为整治”等主题宣讲,深入企业、学校、敬老院、劝导站、社区管理等重点场所开展美丽乡村行主题宣传活动。全年全市完成行政村“一栏一标语” 宣传阵地建设465个、高速服务区“一屏一海报” 26个。定期组织全市驾校学员、文明交通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 “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劝导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放管服”便民改革措施全面落实。全市公安交管部门认真落实公安部推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多措并举推动考场建设落实,按期实现摩托车驾驶证考试电子化评判。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子化摩托车科目二、科目三考场13个。全面落实互联网学法减分措施,强力推进学法减分推广工作,全年全市成功申请62173人(次),通过考试完成减分24480人(次)。大力推行互联网办理车驾管业务,落实“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年通过互联网办理车驾管业务及服务54.95万笔。

  公安交管应急指挥管理务实高效。市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研判,利用高清卡口、监控资源,强化视频巡查工作力度。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全面提升公安交警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和工作水平。健全应对恶劣天气道路交通管控工作机制,强化与应急、交通运输、气象、高速公路运营等部门的联勤联动,做好雨雾冰雪恶劣天气的预警提示、应急指挥、疏导管控等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有序。   

  邱红梅 龚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