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访制度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承担着传递民意、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使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探索信访工作的法治化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和数字化流程优化,提升信访工作的效能和公信力,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和谐,显得尤为迫切。
构建高效信访制度保障体系。《信访工作条例》为信访工作构筑了全面的法规架构,为各级信访部门的工作提供了遵循,确保信访工作依法规范开展、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各地方致力于对信访制度的不断完善,陕西对《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办法(试行)》《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进行了审慎修订,旨在提升信访工作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通过规范的流程设计以及“三项建议”的监督追责机制,彰显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对《办理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制定了包括《办理群众来信工作实施细则》和《控申检察反向审视工作制度》在内的六项相关制度。这些举措旨在持续推动信访法规制度建设,确保信访工作得到坚实的法律保障,为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强化信访法治意识。信访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化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将信访制度纳入法治化轨道,能够构建一个有序的双向沟通渠道,让公民的建议、申诉和监督等权利得到有效行使,同时也帮助国家机关更好地向社会成员传达政策理念与行政决策,促进共识的形成。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增强了公民对法律政策的理解与认同,还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决策效能。《信访工作条例》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强调了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并扩大了其适用范围,涵盖了更多的国家机关和组织。《信访工作条例》还明确规定了信访人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真实反映情况、不诬告陷害他人、依法进行信访活动以及遵守信访秩序等。这些规定旨在保证信访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在保障信访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深化法治理念,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全力推进信访法律知识的普及。这些努力将法律的触角延伸至乡村田野、社区家园、学校教室、企业厂房以及政府机构,确保信访工作法治化理念深入人心。这一举措意在培育全社会形成遵循法治原则处理信访事项的习惯,引导公民在遭遇信访问题时依法反映诉求,通过法治方式妥善解决疑难棘手问题,并依靠法律力量妥善化解纠纷。通过持续合力推动,将共同打造一个以法治为核心、和睦井然的社会格局。
推进信访数智化转型。大力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信访工作流程,提升了信访工作的整体效能。数字化平台的构建让信访信息流转更加高效,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更为畅通,实现了信访工作的透明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治理能力。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通过网上信访等多种渠道确保民情、民意、民智顺畅上达。国家信访局在2009年、2013年分别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广“网上信访”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各地不断拓展网上办理法治化路径,建立覆盖至县一级的视频信访系统,并设立省、市、县三级的网上信访公众号和客户端,形成了多元化的信访受理新格局。陕西通过承建“阳光信访”二期工程、开发移动信访平台,建立信访大数据平台、办公OA系统以及“四率一占比”绩效评估分析系统等项目,不仅实现了对信访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而且提升了信访工作的智能化和便捷性,更好地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行“最多访一次”,落实首办责任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附件列出文书模板供各机关、单位作范本参考。这些做法充分发挥了网上信访的重要作用,有效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实现了数据流转的优化与群众诉求快速响应的目标。这些创新措施确保了信访工作高效精准地响应群众诉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创新信访源头治理。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信访治理应当坚持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综合运用教育、协商、疏导等方式多措并举化解矛盾。在信访事项办理中引入调解和解的方式,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对化解基层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案结事了人和。为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各级部门压实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的各方责任,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在工作中充分运用信访听证、群众说事、“两说一商”等载体,将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在基层;同时,深入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做法,如咸阳市“访源诉源综合治理”、安康石泉县“书记民情三本账”、渭南华阴市“信访门诊”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是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各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坚持多元化解、源头治理的原则,努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访制度不仅是社会矛盾预警的有效措施,也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构建高效信访制度保障体系、强化信访法治意识、推进信访数智化转型、创新信访源头治理,推进信访工作的法治化、专业化、数字化和现代化转型。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