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4日
坚持诉源治理 探索信访工作法治化路径
田鲁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些年,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坚持诉源治理理念,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源治理是对各项检察职能的共同要求,检察信访工作作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助推社会治理完善的重要环节,坚持诉源治理理念对深化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检察信访视角延伸诉源治理基本内涵。随着群众对争议和纠纷化解需求的日益增长,诉源治理成为矛盾纠纷解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从检察信访工作开展的视角来看,首先,诉源治理的根本目的是对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化解;其次,对“诉”的理解应突破诉讼范围,广泛包括诉讼在内的调解、仲裁、裁决、复议、信访等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最后,“源”指的是源头,意在指出矛盾纠纷的根源性和化解的彻底性,而非单指时间或程序节点的先在性。

  坚持诉源治理开展检察信访工作的价值。首先,坚持诉源治理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保障和维护法治,维护法律的统一贯彻实施,推进检察信访工作要坚持以法治为轨道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诉源治理立足贯彻法治理念实现矛盾化解,强调整体提升社会主体法律意识,这是将法律规范导入社会治理体系并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依法治国的要求。其次,坚持诉源治理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更高要求的重要方式。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有着更高层次要求,对司法机关在正义维护、权利救济、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升也有了更高期盼。构建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建设规则健全、机制运行顺畅、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和谐有序社会,在信访工作中深刻认识诉源治理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善用司法政策,加强释法说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第三,坚持诉源治理是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以“良法善治”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是涉及社会主体活动有关领域的完备体系。坚持以诉源治理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法律制度、政策理念,刚柔并济运用多元化机制,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有助于深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

  深化诉源治理推动检察信访工作的路径。首先,坚持法治思维,依法开展信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在合法权益保障、矛盾纠纷化解、社会关系修复上具有权责明晰、预期稳定、消除隐患的优势,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条例》对信访工作体制、信访事项的提出和受理、信访工作的办理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严格依法办理信访件,坚持诉源治理办好初信、初访事项,减少信访增量,对确属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诉求依法导入办案程序办理,同时做好引导分流、移送转办等工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信访工作,助推社会整体法治理念形成,构建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秩序。其次,转变工作理念,提升矛盾化解质效。围绕诉源治理所关注的矛盾纠纷化解,不仅要注重从矛盾纠纷源头减少信访增量,也要尽可能地提升纠纷解决质效,力争在当前环节推动化解,降低信访总量。一方面,要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和重复信访治理,充分认识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重复信访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工作理念,坚持源头治理,及时有效修复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化社会对立面,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要加强办理,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引导在第一环节解决问题,大力推行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检察信访工作质效,提高释法说理水平,加强法律文书说理的针对性与公信力,讲清法理、事理、情理,增强说理效果,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第三,融入社会治理,多元施策促进矛盾化解。将“案结事了”作为检察信访工作的目标,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协同治理,坚持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促进源头治理,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行领导接访与包案,全面推开公开听证,充分发挥社会第三方调解等工作机制作用,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多措并举化解信访矛盾。提升司法救助办案质效,助力矛盾化解。切实做到诉求有理的解决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主动协调对接民政、教育、社会组织等机构,积极筹措救助资金,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根据案件特点开展不同方式的多元化救助。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进检察“双进”工作,将检察职能向基层延伸,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诉源治理体系,积极参与“无讼社区”创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加大法治理念宣传力度,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贡献检察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汉中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