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朝霞 通讯员 程倩雯
“现在点开探店视频,都能看到‘广告’二字,这下我们去消费的时候就能注意甄别,不会再被误导了!”2月11日,经常在外就餐的王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随着网络探店的兴起,咸阳的众多美食博主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他们的探店体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一些探店视频的真实性却备受质疑,不少消费者反映,有些视频夸大其词,甚至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
李女士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李女士在网上看到多名博主强烈推荐一家火锅店,并附有团购链接,视频中的美食看起来既美味又丰盛。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地前往品尝后,却发现实际情况与视频中的描述大相径庭,食物味道又咸又难吃,让她深感失望。
这些探店视频究竟是博主自愿分享的真实体验,还是收取报酬后的网络宣传?这一问题引起咸阳市秦都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的高度关注。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秦都区检察院干警对辖区内的30余名探店博主的100余条探店视频进行了检查。 结果发现,许多博主在发布视频时,以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的名义,附加跳转购买链接,为商户宣传商品和服务,却并未标明“广告”字样。
“这种行为模糊了体验分享与商业广告的边界,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这些视频是真实的消费体验,从而产生错误的消费判断。”秦都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左小莉谈道,探店博主利用其影响力发布具有广告属性的视频,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2024年11月12日,咸阳市秦都区检察院依法向行政监管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其责令违规发布的探店视频及时整改,严格规范“广告”标识的使用,并要求辖区内各餐饮店铺、广告经营单位和个人规范广告制作和发布行为。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清查规范探店视频的工作,全面排查自媒体账号和短视频平台,督促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整改。
2025年1月20日,秦都区检察院干警在对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时,发现相关探店博主账号正在陆续撤换或已修改发布的违规推销视频。这一变化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此次行动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清晰、透明的消费环境,也进一步规范了网络探店市场的秩序。秦都区检察院将继续关注网络探店市场的动态,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左小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