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陆世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家国情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家教是人生的起点,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国家的长远发展。

  注重家庭建设,巩固富强根基

  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承载着生产、消费及储蓄的多元功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石。家庭的稳定与繁荣不仅关乎个体福祉,更对国家财富的积累及就业机会的创造产生深远影响。家庭经济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革新,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率。此外,家庭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力量,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亦贡献了多样化的商品与服务,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每个家庭在细微之处所展现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对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家庭成员间通过日常互动,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家庭美德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举不仅在微观层面塑造了家庭成员的品格,更在宏观上为国家的富强与繁荣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如俗语所言,家庭之富裕乃国家富强之基石。只有当千千万万的家庭都实现富裕,祖国才能共同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此乃社会进步之必然,也是国家发展之要义。

  国家的富强也为家家户户构建和平美好的发展环境。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必挨打。只有经济上富强,并凭此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才可以保护人民的幸福安康,祖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人民才有美好幸福的家园。

  传承良好家教,厚植爱国情怀

  有国才有家,爱国也是爱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他们的故事不仅映射出中国创新者的精神传承,更揭示家庭教育的深层力量。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好父母才能培养国家好公民。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一封家书揭开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的惊天秘密,也让我们窥见一个家庭如何以沉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托举起“国之重器”的诞生。医者仁心与爱国情怀的双重启蒙,黄旭华的父母一生行救死扶伤的善事,并关心民间教育事业,出资办学。父母精神灯塔的指引,让黄旭华在青春年华毅然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工作,将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力量,全身心投入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中。

  “为国奉献,简朴生活”可以概括邓稼先的家教家风。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一生最大的期望就是民族振兴,祖国强盛。他鼓励当时尚未成年的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强盛,立志学科学,报效国家。邓稼先不负父亲所望,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核事业。邓稼先也用朴素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留给家人的遗产不多,传世的家风最为珍贵。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爱国从家庭教育出发,让爱国主义情感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期待在未来开花结果,青春正当时,共绘中国梦。

  弘扬文明家风,筑牢法治恒心

  家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良好的家庭文化和法治文化共同作用于国家、社会建设,具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在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家庭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依法治国理念同样适用于家庭治理,家规、家教需符合法治理念与原则。党纪国法的力量渗透到家庭文化中,进一步升华了家风的道德教化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古往今来,家风历来是在国家政策引导、法律制度规范、社会伦理教化、家规家训养成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家风虽属道德与文化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能约束行为,涵养品德,如无形之手,引导公民向上向善,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厚植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汇聚民族精神与国家力量,与法治的功用不谋而合。将优良家风写进党纪国法,以道德准则与法律制度凝聚共识,有助于夯实优良家风建设的法治基础,彰显德治与法治、自律与法律的协同,产生重要的教育、引导、约束、监督等规范价值。只有当每个家庭内部都深刻树立起遵法守纪的意识,并以此为家风传承,方能铸就整个社会法治的坚实基石,使其更加稳固。传统家风家训,历久弥新,犹如明灯,为后辈指引前行之路。

  将树立优良家风写入民法典,道德法律化彰显德法并举的文明温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43条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一开创性的“家风条款”,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价值导向,更是具有强大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通过立法设计,将原本抽象的道德规范巧妙地转化为清晰明确的法律条文,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认同与尊崇的民族文化自信,是党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让家风文化在现代法治社会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得以弘扬与传承,持续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家庭是国家的根基,家国本就是一体。在全球化进程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博弈与区域性武装冲突,家国利益已经不可分割。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深刻认识到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注重家庭建设,巩固富强根基,传承良好家教,厚植爱国情怀,弘扬文明家风,筑牢法治恒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公安
   第08版:聚焦
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时代新风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家庭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