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秩序的征程中,网络非法经营烟草案件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这类案件借助网络隐蔽性与便捷性,不法分子绕过监管大肆交易,非法烟草来源不明、质量无保障,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国家税收。
侦破此类案件,我们面临诸多挑战。违法手段层出不穷,虚拟网络空间让追踪难上加难,电子交易记录可随时销毁,调查取证异常艰难;跨区域作案普遍,一个犯罪网络常涉及多地,协调各地执法力量耗时费力。但再大的困难也无法动摇我们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群众权益的决心。
日前,我们武功县公安局缜密侦查,重拳出击,历经6个月的艰苦奋战,辗转北京、福建、广东、浙江等地,成功打掉一网络非法经营假烟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0人,捣毁假烟存储窝点26处,打掉销售假烟团伙15个,扣押涉案工具若干,查扣各类假烟291.67万支,查扣假烟价值343.55万元。
为进一步推进打假打私工作,我们需多管齐下。在部门协作上,公安、烟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构建深度融合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网络,让违法分子无缝可钻。技术层面,加大对前沿技术的投入,利用大数据分析交易异常、人工智能识别可疑行为,精准定位违法线索,提升打击效率。还要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普及商品鉴别知识与法律常识,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鼓励群众举报,形成全民参与的打假打私氛围。
打假打私是一场持久战,公安机关将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创新方法、强化力度,坚决守护市场秩序,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群众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武功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赵江
假烟犯罪直接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必须露头就打、严惩不贷!我们法院对该类行为一直秉持零容忍态度,就是要让违法者“不敢犯、不能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公安、市场监管、烟草专卖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线索双向移动和联合执法响应,压缩犯罪生存空间!司法机关将以更严标准、更强合力,对假烟犯罪绝不姑息!
永寿县法院院长 李翔宇
烟草打假打私工作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国家税收和消费者权益意义重大。作为公安机关,对于烟草打假打私工作深感责任重大。当前,假私烟草制品借助隐蔽物流快递、线上线下交易大肆泛滥,严重扰乱市场及损害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进一步推进打假打私工作已迫在眉睫。
新形势下的烟草打假打私工作要求极具针对性和前瞻性。强调多部门联动,能整合各方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形成打击合力;通过强化跨区域协作、多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打破地域限制,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为此,建议构建烟草打假打私统一协调平台,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分工与对接流程,保障协作无缝衔接;同时组织涉烟刑事犯罪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刑侦战线掌握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全方位提升打假打私工作水平,守护好烟草市场秩序。
淳化县公安局“11·15”专案组负责人 刘杨
近年来,电子烟以其新颖的消费体验迅速获得市场青睐,也成为了不法分子制假售假和走私牟利的温床。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更是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合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非法电子烟产品逃避了国家的税收监管,造成了巨大的税收流失。因此,加大对电子烟打假打私工作力度,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促进电子烟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加强协作: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机制,集中烟草稽查、市场监管、公安等多方力量,形成打击合力。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实现对电子烟市场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与非法经营活动。
要提升技术监测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电子烟产品的追踪溯源与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查处问题产品。
要增强公众意识与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合法电子烟产品的识别能力,引导消费者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电子烟产品。同时,开展面向电子烟从业者的法治教育,增强其守法经营意识,共同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总之,进一步推进电子烟领域的打假打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施策,构建一个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电子烟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子烟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原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一检察部部长 陈枫辉
在新形势下,涉烟违法犯罪手段日益翻新,给卷烟打假打私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我认为,新形势下烟草部门打假打私工作要从技术手段、执法协作和社会共治等多维度发力。
我们要重视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假贩假手段也越发隐蔽和复杂,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助力打假打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涉烟网络交易平台、社交群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深度挖掘,精准定位异常交易和可疑运输路线,以科技力量提升打假打私工作的效能。同时,建立专业情报分析团队,深度挖掘线索背后的违法犯罪网络,精准定位关键人物和窝点。过去我们常各自为战,今后应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协作。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共同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在法律保障与惩处力度上,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新出现的违法犯罪形式明确法律界定和量刑标准,让执法有更坚实的法律依据。加大对涉烟违法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在宣传教育与社会共治层面上,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普及烟草专卖法规,利用典型案例宣传制假、贩假的严重后果,普及假烟的危害,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抵制能力。落实12313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涉烟违法犯罪的良好局面,全方位遏制涉烟违法犯罪活动。
兴平市烟草专卖局稽查队副大队长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