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西咸新区党政干部和网格员利用村组、社区网格平面图,制定防控方案和防线监测点。 田博雅 摄
本报记者 董永军
“网格内无论哪个地方,我都能找到。”2月9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建章路街道郑家村网格员孙慧丽说,谁家搬来新房客,哪户有喜事,谁家孩子要上学……网格里的社情民意在她脑海里形成一张不断更新的数据图。这样的数据图在前段时间的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书记,您好!我是新城疫情防控工作下沉的工作人员,麻烦您把咱村情况给我说说,我好协助村里开展工作。”2021年12月18日,沣西新城下沉干部但启云刚到梁家庄村,就立即找支部书记张小谊了解情况,很快,一张形似鱼鳞的平面图展现在但启云面前,“它可记载着咱梁家庄全村基本信息。”张小谊说。
这是一张结合梁家庄地理地貌、人口分布等情况,绘制而成的民情基础数字化地图,将全村162户划分为南、北、中三个街区,下辖6个网格,每网格下生成每户信息,层层递进、层层细化,因图形似鱼鳞状,被称为 “鱼鳞图”,也是一张网格化治理平面图。
图中每个网格都有网格员、村干部、街道干部、新城干部包抓管理,实行专人专岗,责任到人。据了解,最初“鱼鳞图”是以服务建立“区域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对接顺畅”的村级网格管理制度为目标,通过村组直接获取户籍人口变动、管理帮扶等信息,逐步构建全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张“鱼鳞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下沉干部通过这张“鱼鳞图”,可及时掌握村组所有民情信息及最新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更加高效。核酸检测中,下沉干部对照“鱼鳞图”,以户为单位,每户详列籍贯、姓名、年龄、丁口等相关信息,精准掌握核酸检测完成情况,及时动员未参加核酸检测村民,真正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核实排查外省返乡人员共计9户16人,分布在梁家庄村北街5户9人、南街4户7人。”通过与当事人再次确认无误,沣西新城下沉干部张丹将信息数据直接导入滞留外省人员信息并电子存档;“二组北街16号住户朱大爷身体不好,需要定期做透析并长期服药,要提前和医院对接好。”新城下沉干部朱璐明一边说,一边在图上进行标注,这一户图上显示下沉人员已开展敲门帮扶3次;下沉干部高金梅通过“鱼鳞图”搜索引擎功能,准确收集、存储各类群体需求,实时更新台账,有效解决好群众生活保障、治病就医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下沉梁家庄帮扶,不用翻阅大量文字档案数据,只需要一张‘鱼鳞图’,就能快速入手,精准着手开展防疫和帮扶工作。”钓台街办下沉干部吴雪宁说。
像这样的“鱼鳞图”在西咸新区基层社区村组还有很多,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