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1日
鄠邑法院:“先预防再修复”助企“重焕生机”

  史甜甜

  针对失信企业修复信用、退出诚信“黑名单”意愿迫切的实际情况,鄠邑区人民法院不断开拓思路,坚持“先预防再修复”原则,把信用修复措施向执前延伸,助力企业“重焕生机”。

  “一年来,鄠邑法院已发出信用修复证明85份,我们将加强信用修复引导,帮助企业制定修复方案,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实现随时申请、随时受理、随时修复,促进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更大程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7月2日,鄠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刚介绍。

  鄠邑法院经过系统梳理执行案件,发现部分败诉企业对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后果缺乏认知。拒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会导致加倍支付迟延履行金,或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甚至以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于是,鄠邑法院探索在执行前端建立督促履行程序,针对有能力履行而未履行的当事人,书面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并将拒不履行的风险后果提前告知当事人,对于主动履行的当事人,法院随案发放《自动履行证明书》,避免败诉对企业信用产生影响。

  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因为审判阶段的涉诉行为导致企业信用受损,多亏了鄠邑法院给企业出具的《自动履行证明书》,帮助企业化解难题,最终,银行顺利给企业放了款。

  “《自动履行证明书》是法院对当事人积极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的一种正面回应,有利于化解其在行政审批、招标投标、金融借款、信用评价等方面的障碍,助其修复社会信用和社会评价,从而引导当事人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的思想认识转变。”鄠邑法院执行局局长杜讲和说。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限制高消费名单的被执行人,会留下失信记录,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为更快更好帮助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鄠邑法院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屏蔽失信信息、解除限制高消费措施、发出信用修复证明等方式,帮助企业擦除“信用污点”,重塑信用形象。

  “多亏了鄠邑法院发出的《信用修复证明》,我们的新车间投入生产后,现在订单多到做不完!”某机械厂负责人笑着说。

  该机械厂曾因失信行为被银行拒绝了贷款申请,合作的公司也停止了洽谈,货款无法及时收回,而新设备供货商要求机械厂尽快支付第一批款项,否则后续设备将不再供应,该厂因此陷入了危机。考虑到该机械厂并非恶意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且已经履行完毕法定义务,为了帮助企业快速修复信用,鄠邑法院第一时间为其出具了《信用修复证明》,助其重回发展“赛道”,避免因“失信”造成“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