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15日
网购空调起争议 法官倾力解纠纷

  李成龙 通讯员 李科锋 杨娜

  双方在未见面的情况下,仅凭微信联系便约定了购买意向。一方按期发货后,货款却始终要不回来。近日,铜川市耀州区法院执结一起买卖纠纷案,帮助当事方成功追回货款。

  2022年11月,董某某通过微信与西安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某联系,欲采购一批材料及两台空调。双方达成意向后,西安某公司按期发货,但董某某收到货后却一直未付货款。西安某公司在多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起诉至铜川市耀州区法院。

  经法院网上开庭审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董某某在2024年3月30日前支付西安某公司货款。但董某某未按期履行,西安某公司遂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立案后,耀州区法院及时制作了执行通知、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电话联系董某某。董某某未按约定前往法院,称在外地打工,随后解决此事。

  执行干警通过执行网络系统,查明董某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同时,西安某公司有意追加被执行人。执行法官综合分析后认为,该案标的不大,追加被执行人会增加当事人诉累,于是继续查找被执行人董某某的线索,并前往董某某的家中进行调查。董某某的父母表示,董某某一直在外打工,未回过家,也联系不上董某某。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执行法官联系了西安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某。张某某表示,其与董某某只通过微信联系,并未见过董某某本人,也不知董某某目前的住处,只能提供当时的发货地址。获悉这一线索后,执行法官立即赶往董某某曾经打工的地方,但未打听到董某某的有效信息。案件第三次陷入僵局。

  董某某的微信,成为法官干警偶尔能联系上董某某的唯一方式,但始终见不到董某某本人。就在案件执行一筹莫展时,执行法官打听到董某某有一个朋友和他合伙做生意,两人出资购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用于经营运转。执行法官立即出动,找到了董某某的朋友,让其联系董某某。董某某的朋友表示愿意配合法院联系董某某,催促董某某履行义务,并承诺如果董某某十日内还不了款,其自愿承担还款责任。最终,董某某如约履行了案款。

  至此,一起“小案”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