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丹凤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本报讯(王杞玘 记者 梁爽)3月3日,记者从丹凤县委宣传部了解到,2024年,丹凤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4天,超目标任务10天,丹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固废处置率均实现100%。

  近年来,商洛市丹凤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协同推进污染防治、资源利用、产业升级和公众参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丹凤县将污染防治作为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构建起立体化治理体系,大气治理方面,通过精准溯源和网格化管理,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7.3%,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4%,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水域保护中,建立“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实现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源地合格率“双百”目标;针对城乡环境短板,创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模式,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50%,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严格环境执法和精准服务,推动“环境行政处罚+生态损害赔偿”一案双查模式,生态损害赔偿与司法衔接机制日趋完善,为绿色发展构筑起法治屏障。

  丹凤县依托282万亩林业资源和67.5%的森林覆盖率,将碳汇能力转化为生态资本,建成森林碳库试点示范基地1个、布设碳汇监测样地4组,开发VCS碳汇项目,预计年减排量4.4万吨、收益308.6万元,策划CCER碳汇项目,预计年减排量6万吨、收益252万元。在产业端,该县总投资近百亿元的鱼岭抽水蓄能电站获批建设,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8亿千瓦时,成为区域电网调峰的核心力量;智能制造领域,高端无人机、动力电池等绿色项目投产,推动工业减排指标持续下降,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收益的双向转化。丹凤县以基础设施升级带动生活方式变化,建成172个智能充电桩网络,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覆盖率提升40%;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形成全民参与低碳环保的大格局。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聚焦
   第08版:关注
从“脚尖跑”到“指尖办”
铜川耀州非遗作品亮相药王山庙会
被替代的“陪伴”
榆林定边万名师生共上直播法治课
丹凤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渭南大荔开展沙苑保护条例集中宣传活动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