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扎根一线为民守平安

——记白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李治

  孙波

  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这位消防老兵用十五载春秋和1200余次生死救援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他叫李治,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2024年1月10日,白河县茅坪镇突发山体滑坡,2名群众被埋。面对随时可能二次坍塌的山体,李治带领队员背着40公斤救援装备徒步突进800米陡坡。“顶撑组固定山体,破拆组跟我上!”他跪在不足1平方米的作业面上,双手在碎石中扒出血痕,历时4个小时打通生命通道。山体滑坡被困人员全部生还,这是李治救援过后最大的欣慰。

  这样的生死时刻,在李治15年职业生涯中已成常态。时间回溯到2014年寒冬,时任绥德县消防中队长的李治接到粪池弃婴警情。面对-15℃的极寒,他毫不犹豫跳入污物横流的化粪池,将浑身冰凉的婴儿紧贴在自己胸口,一路呐喊着让其他车辆让道,将婴儿及时送医救治。有群众将这一幕用手机记录下来发在网上,这段3分44秒的“生命呐喊”视频感动了亿万网友。

  2016年,在西安五环商场大火时,面对立体燃烧的复杂火势,李治创造性地采用“外立面强攻法”,冒着生命危险破窗建立灭火阵地。事后,他说:“消防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给生命撑起安全伞。”

  经历了陕北、关中等多种环境锻炼后,李治主动报名驰援陕南偏远地区消防救援力量。在安康市白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工作近2年间,所在大队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安康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被白河县委县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获得目标责任考核“两连优”的成绩。几年间,他走遍白河县11个镇117个行政村,手绘的山区消防风险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600余处隐患点。问他,离开西安,驰援陕南的初心时,李治说:“我觉得我有责任用我的经历和专业技术去支援最基层,守护山区的一方平安。”

  李治始终秉持“既要敢打硬仗,更要善打巧仗”的理念。针对山区救援难题,他总结出“勘察五步法”“破拆三要素”等20余项实操规范,编写《山区救援手册》。在重大安保任务期间,他创新“网格化融合防控”模式,将社会力量纳入联勤体系,实现核心区域“零风险”。“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他的口头禅。在白河县消防救援大队,他建立“救援夜校”,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战术研讨;设置“装备革新角”,鼓励队员改造发明。

  在李治办公室的铁皮柜里,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奖章证书摆放整齐,他常说:“荣誉属于集体,责任才属于自己。”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铁汉也有柔情的一面。他的妻子作为援沪医疗队员,最懂这份坚守:“我们都是共产党员,群众需要的时候必须顶上。”2023年,这个家庭荣膺“三秦最美家庭”,颁奖台上,李治说:“这是属于所有消防家属的荣誉。”

  如今的白河县,村村响起“消防大喇叭”,这些变化凝结着李治的心血,也印证着他的信念:“安全防线要建在群众身边,更该建在百姓心里。”从青涩小伙到消防尖兵,李治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真正的榜样,不在聚光灯下,而在群众需要的地方;最美的勋章,不在奖章墙上,而在群众的口碑里。

 
     标题导航
~~~——记白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李治
~~~
~~~
~~~
~~~——记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长安大队民警魏宁
~~~
~~~——陕西公安机关推行“板凳警务”缩影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公安
   第04版:法院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检察
   第07版:案例
   第08版:关注
扎根一线为民守平安
泾阳构建“人大+检察”双向监督衔接机制
图片新闻
华阴市孟塬司法所为孩子送上法治启蒙课
在路口,他站成一枚“钉”
柞水营盘镇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线
“小板凳”上唠出“大平安”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