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潼关:擦亮文化品牌 赋能司法实践

  本报记者 张建锋 通讯员 刘萌

  9月5日,渭南市潼关县人民检察院召开检察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对检察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大家齐聚一堂,审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寻求突破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共同为检察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近年来,潼关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打造检察文化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塑造精神、凝聚力量、涵养品质、树立形象、推动发展的关键作用,通过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精准把握着力方向,持续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铸牢政治忠诚、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的必然要求。潼关县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先后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引导检察干警把讲政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该院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与司法办案、业务管理及数字检察、机关党建等工作相融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贯穿始终,通过办理有影响、效果好的案件,积极撰写典型案例,以典型案例引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今年以来,该院3件案例被陕西省检察院发布为典型案例。

  潼关县检察院始终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引领检察工作发展的有力抓手,大力实施文化育检工程,以检察文化“软实力”提升检察队伍“硬实力”。该院先后建设了检察文化墙、党建活动室、潼关县未成年人法治安全教育基地,打造了“向阳花”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定期组织检察官以法治副校长身份深入学校开展法治宣讲,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同时,以杨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精心打造“四知养正气 潼检护清平”潼关检察文化品牌。该院依托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发挥品牌效应,将品牌建设背后蕴含的检察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运用到实际的检察工作和办案中,办理的督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陕西省检察机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典型案例,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社会大局的稳定与和谐。

  为促进传承中华文明、守护历史文脉,潼关县检察院立足传承千年潼关古城文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中的法治保障作用,扎实开展文化“寻保传”活动,多次组织检察干警前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潼关县烽火台、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潼关县古城水坡村、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潼关汉城遗址等地寻访。检察干警通过实地查看、与周边群众交谈,进一步了解了遗址的保护现状、设施及安全隐患。在寻访过程中,检察干警发现部分遗址违规堆放建筑材料、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建筑严重损毁等问题,便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属地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整改要求与期限,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为潼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检察力量。

  潼关县检察院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的宣传导向,统筹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打造宣传精品。近年来,该院先后拍摄微电影、宣传片6部,其中根据真实案例拍摄的原创法治微电影《薪愁》,成功入围正义网“2024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优秀新媒体作品展播”,并荣获第七届平安陕西“三微”比赛暨平安宣传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此外,“潼关检察”被渭南市检察院评为优秀新媒体账号,两名检察干警分别获评新媒体优秀编辑、优秀通讯员。该院聚焦检察重点工作,深入挖掘工作亮点,撰写宣传稿件,拓宽宣传渠道。近年来,该院宣传稿件在各类媒体刊登270余篇,切实提升了潼关县检察工作的影响力。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检察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法院
   第07版:公安
   第08版:平安
潼关:擦亮文化品牌 赋能司法实践
陇县、富县两地 结对联学促发展
延安市宝塔区检察院 公诉原油盗窃案
图片新闻
铜川市印台区检察院 开展生态保护宣传
渭南市华州区检察院普法进校园
西乡县检察院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
高墙内的守护
汉中市汉台区检察院 举行听证员聘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