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5日
夯实法治基石 护航发展大局
——榆阳区委政法委2021年工作综述

榆阳区政法系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榆阳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表彰大会。

公安榆阳分局合成作战中心。

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

榆阳区大河塔镇“拴正人家”乡村治理打出品牌。

  2021年,榆林市榆阳区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决策部署,以扎实推动新时代榆阳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重点工作,系统谋划举措,强力推进实施,切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党的绝对领导是航向标

  榆阳区委政法委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作为基本遵循,定期听取区级政法各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将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强化主体责任,抓好政法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区政法系统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开展了一次红色观影活动、组织了一次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开展了一次党史学习知识竞赛、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办了一批民生实事,全面提升了政法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榆阳区委政法委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作为重大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狠抓“四大工程”建设,对全区政法舆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梳理引导;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主题教育学习等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累计100余场次,举办党史教育专题讲座,参观党性教育基地,观看政法系统警示教育片,举办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起到了以学增才、以学促干、以学促行的效果;围绕“三不一任性”深入开展纪律作风自查自纠,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牢固树立“红线”和“底线”意识。

  队伍建设实现大提升

  榆阳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从严从实要求贯穿全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过程、各方面,圆满完成中央确定的三大环节、四项任务、55项规定动作。

  榆阳区开展的《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培训研讨,获中央督导组点名表扬,该区840名政法干警全员参与。榆阳区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和公检法司“一把手”都讲了专题党课,切实发挥了“头雁效应”。榆阳区召开了两次警示教育大会,同时将警示教育摆到办案一线,让存在问题的干警登上讲台、现身说法,以身边鲜活案例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榆阳区立足榆林本土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广大政法干警到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此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学党史、受洗礼、强党性;选树刘文慧、高智君等62名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出宣传英模、学习英模、崇尚英模的浓厚氛围,让广大政法干警学有标杆、赶有方向。

  榆阳区纵深推进查纠整改,勇于自我革命,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各类顽瘴痼疾53344件,对存在问题364件全部及时整改,共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66人。

  榆阳区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了《全区政法机关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正风肃纪《实施意见》等67项制度文件,不断健全正风肃纪长效机制、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干警素质能力提升机制和政法干部交流轮岗机制,切实巩固拓展了教育整顿成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推出便民服务措施78项,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006件。

  维护社会稳定取得新战果

  在建党100周年大庆活动等重要节点,榆阳区牵头协调组织18名区级领导与34个平安创建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上阵参与维稳,有力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榆阳区成功化解信访积案157件,特别是成功化解谢某英、李某明等多年悬而未决的疑难信访事项23件,成功化解了喜洋洋时代广场群体性纠纷10件,解决了一批多年悬而未决的“骨头案”和“钉子案”。

  榆阳区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共破刑事案件2595起,查处治安案件4816起,处理违法人员4512人。公安榆阳分局快速侦破4起命案,连续10年命案破案率100%;榆阳区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案件1650件2000人,起诉1404件1687人,不诉112件134人,受理审查逮捕789件1121人,批准逮捕638件864人,不捕135件232人,受理行政监督案件55件,立案调查公益诉讼案件80件;榆阳区法院受理案件25627件,结案22720件,结案率88.7%。全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659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423人,累计解除2764人。

  同时,榆阳区研究出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三个办法”,进一步完善了风险评估工作机制,保障重大决策顺利实施。对列入年度计划的新建134个项目全部通过稳评,全区没有发生因重大项目建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国家级标兵”

  2019年8月以来,榆阳区将基层社会治理定位为打造全国层面的示范样板,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榆阳模式”。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定位,榆阳区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两个“国字号”创建任务为抓手,牵头抓总、整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榆阳区运用系统思维、集成方式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工作思路、组织体系、治理机制、创新实践、智慧系统、队伍力量“六大集成创新”抓治理的工作总体思路。榆阳区以社区治理和乡村治理两条实践路径,整区全域推进基层治理,结合区情实际,在城区层面提出了组织联建、网格联心、会议联席、矛盾联调、事务联商、群众联动、成效联评“七联”治理举措;在乡村层面提出了引领制、融合制、网格制、协商制、联调制、积分制、评议制“七制”治理举措,搭建起了“一个基本定位、六大推进思路、两条实践举措”的治理体系,涌现出了崇文路“一核四融”、驼峰路“三个下沉”、大河塔镇“拴正人家”、孟家湾乡“追梦超市”等一大批“七联七制”治理实践典型,去年9月高质量通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国家验收。

  守正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全新成果。榆阳区认真研究如何完善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框架体系,进一步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更加精准精细地指导街道和乡镇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和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榆阳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取得比较权威的课题研究学术成果。去年12月,榆阳区基层社会治理集成创新的“榆阳模式”入选司法部主办的“2021社会治理创新总结分享”活动,作为全国层面的典型案例示范推广。

  聚焦短板,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打牢基础。榆阳区倾心打造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整合各类治理资源、统筹各类治理力量进驻中心,成为榆阳区基层社会治理集成创新的重要阵地和形象窗口,去年共办结人民调解案件3574件,其中诉前调解2379件;完成确定的28个社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微治理”项目为载体,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累计实施小区(巷道)“微治理”项目76个,通过在“三无”小区实施“微治理”,让昔日无人管、无人问、人员情况复杂、矛盾问题突出、治理任务繁重的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称赞。

  平安建设工作实现争先进位

  2021年,榆阳区平安建设满意度达到94.99%,实现连年攀升。榆阳区对照省上考核指标,制定出台了《榆阳区平安建设重点指标管理考评细则》,将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等18项平安建设责任夯实到每一个牵头责任部门,确保平安创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创建行动,组织集中开展了重点区域专项整治等五个专项整治,特别是生态环境安全专项整治方面,扎实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毁林毁草违纪违法行为。同时,榆阳区扎实抓好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和重点人员精准管控工作,在2021年春秋季开学时,共组织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安全大排查、交通安全大检查等各类专项检查1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均已整改;对205名三级以上易肇事肇祸重点人员全部建立“五位一体”管控小组,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发放监护补贴19.5万元;在星元医院建成病残人员吸贩毒收治场所,共收治病残吸贩毒人员55人,形成法、检、公、司、财等多部门联合治理格局,实现了“清零”目标;新建了全区公共安全教育馆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弥补了榆阳区在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的空白,对于提高全民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着重要意义。

  榆阳区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点对16个行业领域存在的33个问题彻底整改销号,不断巩固深化专项斗争成果,防范整治、举报奖励、依法惩处、督导督办、考核评价和组织领导等六项机制逐步健全完善。2021年,榆阳区被榆林市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评为“全市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共收到各类线索53条,办结51条,办结率96.2%;共立九类涉黑恶案件176起,破案117起,刑事拘留103人,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1个;涉黑涉恶财产刑执行案件共计16件,执行到位2688万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2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发出“三书一函”22份全部整改到位。

  榆阳区全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共建共治的同时,健全机制严考评,强化宣传重防范。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安主抓、部门齐管、全民共建的反诈综合体系,建立了涵盖50余个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凝聚了全区反诈“一盘棋”的强大合力;将反诈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严格奖惩问效;研发了“榆阳卫士”反诈预警微信小程序,注册量高达43万余人,推送预警消息3.3万余条,紧急止付985万元。

  全面依法治区打出组合拳

  榆阳区重新调整了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三个协调小组,有力推动了2021年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确定的5个方面28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制定《法治榆阳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榆阳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榆阳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今后五年全面依法治区进行系统规划布局,以高质量的法治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榆阳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先后建成执法办案中心、合成作战中心、醒酒中心、反诈中心和病残人员收治中心“五大中心”,蹚出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本地执法难题的新路径。全面推开“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基层警务工作效能大幅提升;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检察官权责清单,健全执法办案监管体系,推动担任领导职务的员额检察官办案制度化常态化;探索建立法院、检察院民商事案件正副卷一并调阅制度,大力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建设,不断完善集立案、咨询、保全、鉴定、公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构建“大立案”“大鉴定”“大保全”工作格局;健全社区矫正管理制度,推行智慧矫正建设,推动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榆阳区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利用视频、网络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在“12·4”国家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敬老传统、共筑国安长城”的国家安全教育进乡村活动,被西部法制传媒网等转发报道。创新组织开展“《反间谍法》颁布实施七周年网上有奖竞答”活动,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次,相关活动先后被省市媒体转发报道。2021年,榆阳区创建了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创建了3个“榆阳区法治教育基地”。

  同时,榆阳区持续加强执法监督,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健全完善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衔接和协作配合机制,对全区2018年以来1270起重点案件开展评查,发现违法违纪线索23条,对20件案件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发放救助资金111万元。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