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中院干警到红色教育基地马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铜川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冯迎春(左三)带领员额法官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铜川中院干警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铜川中院举办全市法院“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
铜川中院进乡村开展巡回审判。
2021年,铜川市两级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建设百姓获得感最强的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14913件(新收14429件),结案13722件,同比分别上升25.42%和20.32%。其中,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944件(新收1900件),结案1757件。在新收案件增幅高达27.84%的形势下,全市法院4项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三。
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 保障高质量司法
强力推进平安铜川建设。2021年,铜川两级法院共受理一审刑事案件371件,审结334件,判处罪犯462人。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审结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3件,审结全市首例袭警案等扰乱社会秩序犯罪案件25件。全力守护群众安危,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121件。着力保障人民安乐,审结“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犯罪案件122件。依法促进城乡安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一审审结涉黑涉恶案件18件147人,全部案件按时“清零”。推进“黑财”处置“颗粒归仓”,执行到位金额1.03亿元。王益法院刑庭庭长蔡淑芳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称号。以袁某某案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较量》,荣获平安陕西“三微”比赛微电影类二等奖。高举司法反腐利剑,审结职务犯罪案件6件,高效审结省法院指定管辖的省公安厅原二级巡视员雷雨受贿案。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对初犯、偶犯、未成年犯等135名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为315名被告人指定律师辩护。严格规范刑罚变更,审结减刑假释案件328件,全面评查1990年以来的“减假暂”案件3.95万件。
致力服务全市发展大局。铜川两级法院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妥善审结涉及煤电铝建材全产业链发展中的涉企纠纷199件。审结涉房地产案件473件,盘活“益民置业”涉及项目6个。开展员额法官“送法进企”活动,集中走访华能电厂等重点企业52家,解答法律咨询107件。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审结知识产权纠纷35件。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审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涉农纠纷113件。围绕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审结环境资源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5件。
助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铜川两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02件,审结74件,办结非诉行政执行案件82件。与市检察院、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行政审判、行政检察和行政复议工作衔接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意见》,促进纠纷实质性化解。加强政府与法院的联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72.58%。
坚持理念与机制并重
推进高效能治理
增进多元解纷治理效果。铜川两级法院统筹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全市法院建成诉调对接中心6个,引入调解组织20家,纳入法院调解名册调解员76名,诉前多元化解纠纷1620件,委托及委派调解1103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纠纷1528件。持续深化法院助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网格助力审判执行高效化“双助双化”工作,协同各级综治中心化解纠纷115件,网格员协助法院送达法律文书、执结案件367件(次)。
提升社会诚信治理效力。铜川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4993件,执结4598件,执行到位标的5.4亿元。严惩规避执行行为,司法拘留23人,扣押车辆19辆。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53人,限制出境59人次,限制高消费1453人次,940人迫于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落实网拍优先原则,网络拍卖被执行人财产成交14件,成交额2236.99万元。严格执行款物管理,部署开展“涉案款物专项清理处置行动”,清理案款5524万元。强化执行质效监管,执行案件结案率等5项执行核心指标均居全省前四位。
强化法院内部治理效能。紧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建立《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实施细则》等正风肃纪机制3项;建立《规范送达程序若干规定》等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9项;建立《法院内部干部交流轮岗制度》等素质能力提升机制5项,进一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案、管事管权的良好格局。
坚持效率与效果并重
护航高品质生活
定分止争解民忧。铜川两级法院共受理一审民事案件7556件,审结6963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推行调解前置、社区调查,化解家事纠纷1182件,耀州法院家事审判庭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该庭庭长石晓燕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积极推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纠纷一体化处理,审结交通事故责任纠纷455件。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审结劳动争议等案件282件。在耀州法院泥阳法庭加挂少年法庭牌子,深化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改革,妥善审结涉未成年人民事、刑事案件354件。铜川市中院在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便民利民暖民心。铜川两级法院高标准建成集“厅网线巡”为一体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6个,基本实现诉讼事务“网上办、就近办、不求人”。完成网上立案465件,跨域立案81件,实现立案服务“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推行执行立案“免证服务”,免除当事人申请执行开具生效证明214次。推广预交诉费“网上即办”,开通智能缴费终端。依法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发放司法救助金57万元,减免缓交诉讼费154.14万元。深化“分调裁审”改革,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84.33%。
为民办事惠民众。铜川两级法院加力推进“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执结涉民生案件563件,执行到位金额3379.29万元。开辟涉农民工案件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涉农民工权益保障案件566件。全面整治“空心法庭”,16个基层人民法庭全部完成法官进驻,全部配置安检设备和驻庭法警。基层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两化”建设扎实推进,陈炉法庭等4个人民法庭被评定为全省第一批“示范法庭”“达标法庭”。推行涉诉信访案件律师代理制度,办结重点涉诉信访案件32件。与市司法局联合开展了“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工作,组建由市及村的四级普法微信群,层级推送典型案例39个。
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
审判高质效进位
夯实办案责任提质效。铜川两级法院制定并落实《独任法官、合议庭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入额院庭长办案规定》,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达到157.72件,同比上升20.34%。入额院长、副院长共办结案件762件,同比上升3.12%。纵深推进纵向有进步、横向有进位“双进”专项工作,4项主要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三。
压实监管责任促公正。铜川两级法院制定并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权力和责任清单》《专业法官会议实施细则》,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降至2.79%,同比下降0.39%。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审结认罪认罚案件238件。
优化履职保障增效能。铜川两级法院完善职业保障机制,晋升员额法官等级7人。完善履职保障机制,建立贯通两级法院的“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累计填报“有情况”记录60条,处理干警3人。完善科技保障机制,打造电子送达平台,上线“法律数字图书馆”,完成看守所远程视频提讯室建设,铜川市中院在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坚持自律与他律并重
建设高素质队伍
政治引领铸忠诚。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四史”集中学习35次,利用照金等地红色资源组织参观学习5次,出台便民利民措施10项,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事项8项。系统开展向禚振西学习活动,深入学习研讨、掀起宣讲热潮。牢牢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工作12次,办结上级交办、转办案件18件。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市中院指派103名党员干警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制定《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落实法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教育整顿严风纪。全面完成教育整顿全流程各环节目标任务,通过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整改问题案件209件,通过检察机关专项检查整改问题案件453件,通过智能化数据排查处理违规办企业、违规兼职干警6人,通过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排查并整改违规“减假暂”等“六大顽瘴痼疾”问题271个。
提升素能激活力。铜川两级法院突出党建领航,在审判执行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建成党建文化长廊。突出实践导向,组织干警参加民法典等各领域培训25期130余人次,6篇调研论文荣获省级以上表彰。突出典型引领,举办全市法院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全市法院十佳法官干警”,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引领干警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突出强基导向,从全市法院抽调3名员额法官到新区审判庭办案,帮助新区审判庭办结案件556件。全市法院完成干部轮岗交流13人,队伍干事创业动力有效激发。
接受监督增公信。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调研和审议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观摩庭审130余人次。深度接受社会监督,公开裁判文书9792份,视频直播庭审1403场次,司法公开指数位居全省第一。依法接受检察监督,办结检察建议2件。主动邀请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开门接受群众监督,召开征求群众意见座谈会3次、新闻发布会2次。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铜川两级法院将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铜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文东 张婉婉 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