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守护千年文物

  本报记者 高虎 通讯员 胡月欣

  “故事还得从一件不起眼的盗窃案件讲起。”2月12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下称陕西铁检分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王颖向记者讲述了一起守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检察故事。

  2022年,西安铁路公安局民警在破获一起盗窃案时,意外地从嫌疑人的手机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照片,以及倒卖文物的微信聊天记录。在与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沟通后,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立即展开案件侦破工作。

  王颖介绍,经过持续两年的侦查和深挖,办案人员抓获了长期盘踞在陕北地区从事盗掘古墓葬犯罪活动的5个犯罪团伙共计29人,案涉地点涉及榆林市清涧县、绥德县和延安市吴起县等地。犯罪团伙共盗掘古墓葬21座,盗得青铜器、玉器、车马配件等多件珍贵文物并予以倒卖。

  由于本案属于跨市域流窜作案,且存在跨行政区划倒卖文物的情形,省检察院遂将该案指定由陕西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办理。

  2023年5月4日,陕西铁检分院成立盗掘古墓葬系列案件办案团队,由省检察院具体指导,按照“四检融合”的思路同步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其中,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由陕西省秦岭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下称秦岭南麓检察院)继续办理。

  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秦岭南麓检察院开展了认真细致的审查工作,同时对后续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通过参与制定侦查方案、查阅证据材料、参加案件研讨会等方式,确保了系列案件的侦查、起诉工作顺利进行。在对相关人员以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提起公诉的同时,秦岭南麓检察院还一并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赔偿责任。

  据了解,本案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由陕西铁检分院和秦岭南麓检察院分级办理。陕西铁检分院办案团队前往陕北地区,与行政机关磋商、召开专家论证会、与地方检察院协作调查,查明古墓葬群性质、行政机关法定职责等。

  “被盗古墓葬具有自然破坏风险,亟须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战伟给出了专业意见。随后,陕西铁检分院、秦岭南麓检察院分别向榆林、延安两地相关单位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做好田野文物保护和古墓葬抢救性发掘工作。

  经过调查勘探,最终发现M3墓葬周边共有商代晚期高等级甲字形大墓9座,属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具有重大考古价值。该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M3墓葬出土的一辆双辕车将我国双辕车的出现时间上推到了商代晚期,比之前的考古发现提早了约1000年。”孙战伟介绍说。

  此外,陕西铁检分院还向区划检察院移送了办案中发现的田野文物保护不到位的问题线索,区划检察院向有关单位制发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田野文物保护机制,有效预防盗掘古墓葬违法犯罪行为。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法治西安
   第04版:聚焦
   第05版:检察
   第06版:公安
   第07版:专刊
   第08版:专刊
助力破解岩画保护困境
守护千年文物
长武部门联动共护食药安全
留坝积极推进调研和检察建议工作
合阳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业务质效
勉县:“检察建议+”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