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震 见习记者 高艳飞)7月28日,居民瑛大姐将一面写有“保护百姓权益 构建和谐社会”的锦旗送到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高新法庭,对法官帮其解决烦心事表示衷心感谢。
事情还要从2023年6月说起。当时瑛大姐购买了一台空调,可等师傅上门时,才发现家里并不具备安装条件。经沟通,卖家何小军同意退款,却迟迟未能返还钱款。数日后,何小军出具了一张14800元的欠条,承诺三日内返还钱款。瑛大姐着急拿回退款,催款时难免心急,有时甚至忍不住半夜打电话询问。何小军对此满腹委屈:“空调拉去又拉回,运费我都认了,可她那态度太强硬,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了!”一气之下,何小军索性将退款搁置一旁。双方为此怄了不少气,14800元也成了两人心里越拧越紧的疙瘩。
瑛大姐多次催要无果后,遂将何小军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高新法庭法官宋沅霖经仔细了解案情、反复翻看欠条,很快摸清了情况:款项数额不大,症结却在“气”上。她没有选择直接催款,而是先拨通何小军的电话,耐心听其倾诉。“何老板,您心里的委屈我懂。”宋沅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劝解,“但这白纸黑字的欠条写明了还款日期,就成了法律上的‘大事’。您想想,要是因为一时赌气影响了信用,以后做生意、办贷款处处受限,多不划算啊!”这句话打开了何小军的心结。他沉默许久,终于吐露心声:“其实我也不是不想给,就是这口气咽不下。”随后,宋沅霖温和地提醒瑛大姐:“大姐,催款没问题,但得讲究方式。咱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有话可以慢慢说。”
经法官耐心劝解,何小军心里的疙瘩彻底解开。双方约定时间见面后,他当场拿出手机,将拖欠2年的14800元转给了瑛大姐。至此,这起纠纷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