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言 王媛
今年3月以来,公安部交管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遴选工作,从全国827则案例中择优遴选出13种类型共150则精品案例,其中,西安市入选7则。西安市采取建设“全息路口”、增设导流岛等措施智慧化管控路口提高掌控力便是其中之一。
西安交警以明光路与凤城五路交叉口为实验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交通管理实践,打造出全国领先的“全息路口”样板工程,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解题思路。
这个位于未央区的交通枢纽,曾因先天不足陷入治理困局:宽阔的路口与规划匹配不够,人车交织的复杂路况,传统人工监管模式吃力应对庞大的交通流量。西安交警精准开启“硬件重构+数字赋能”的双轮改造计划。
他们通过实体导流岛的精巧布局,开辟出专用右转通道,重新梳理车道脉络,让明光路蜕变为双向8车道,凤城五路东西两侧也分别形成9车道与8车道的高效通行架构;创新性的“多杆合一”设计,如同城市交通的“收纳大师”,释放出宝贵的道路空间资源。
而真正让路口实现“智慧觉醒”的,是其搭载的全息感知系统。四个方向矗立的900万雷视电警一体机,犹如永不疲倦的“智能哨兵”,将流量监测、违法抓拍、事件预警等功能集于一身。
这些设备不仅拥有超长探测“视力”,更具备精准的数据分析“大脑”,实时输出涵盖13类核心交通参数的“数字画像”,为交通治理装上了智能决策引擎。投入运行后的“全息路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通行效率如同按下“加速键”,路口每小时通行量提升14%;高峰时段车速从16.1公里/小时提升至18.5公里/小时;拥堵指数与排队长度分别同比下降9.27%、12.43%,原本“打结”的交通脉络重归流畅。
“全息路口”构建起“采集-分析-优化-评估”的闭环生态。通过持续的数据挖掘与算法迭代,交通信号配时、车道功能划分等治理策略不断优化,形成动态良性循环。西安交警的实践证明,科技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重塑城市交通秩序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