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红海
“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我现在的生活和学习都很好,是你们给了我新的希望,让我有机会改正错误,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在近日的案件回访活动中,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法院姜谭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周延听到小马(化名)的话,了解到他的近况后,终于放心了。
当年正在上高中的小马,因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而误入歧途,作出了不当行为,触犯了法律。主审法官在了解到其家庭和睦,本性不坏,又自愿认罪认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调查意见、社区评估意见,经与检察机关沟通,对其适用缓刑并封存犯罪记录。去年,小马已经顺利参加高考,开始了新的生活。
“少年审判对于我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怎样做是对孩子最好的考量永远摆在第一位,结案不是案件的终点。孩子的事,我们会负责到底。”12月12日,姜谭法庭副庭长田红娟说。
近年来,渭滨区法院按照建设专业化队伍、着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目标,认真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审理,2021年5月31日,在姜谭法庭加挂“少年法庭”牌子,设立专门的少年法庭,集中管辖涉及未成年人的所有案件。该庭先后被授予全区“三八红旗集体”、全市“青少年维权岗”、 “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3年12月,姜谭法庭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第二届“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今年12月,姜谭法庭(少年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姜谭法庭(少年法庭)全体法官干警始终将政治引领放在首位,着力提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针对未成年人审判特点,法庭干警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以“父母心”对待涉案未成年人。
法庭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尤其是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被告人的惩处力度,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此类案件,减小自首、坦白、赔偿谅解、认罪认罚等从轻情节的从轻幅度。如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告人是对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法庭在从重处罚的基础上,更加依法从严惩处,严格缓刑适用。
法庭注重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案件受理后,第一时间与未成年被害人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告知相关诉讼权利,接受未成年被害人监护人的监督。当事人如有需要,法庭会帮助联系相关部门开展心理疏导。对未成年被害人的相关信息,法庭均做隐藏处理,通过发出司法建议函、协调相关机构、先予执行等手段,切实解决涉及未成年人的实际困难。
在维护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法庭还坚持教育、感化、挽救,以及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双向保护的方针和原则,注重维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诉讼权益,并积极与民政、团委、妇联、关工委等机构联动,携手筑起保护屏障,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共同为当事人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做好案件审理的同时,法庭还积极开展“校庭共建”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多名干警被各中小学聘请为法治副校长、少工委副主任。自2021年以来,姜谭法庭共组织法官干警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模拟法庭、法庭开放日、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等活动70余场,足迹遍布辖区30余个小学、初中、高中,受教育学生达8000余人次。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至今,渭滨辖区未发生过一起未成年人涉毒品案件、涉校园欺凌案件、涉校园诈骗案件。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少年法庭全体干警将用爱关护、用心守护孩子们,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片晴朗的天空。”田红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