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烟草专卖局聚焦加强假私源头治理、重拳打击售假贩私网络、集中整治物流寄递涉烟违法行为,全市各级烟草专卖部门会同法院、检察院、公安、邮政管理等部门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督导协调,组织开展打击涉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持续净化卷烟市场消费环境,让群众放心消费、便利消费、舒适消费,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利益。
1月8日,安康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公安局召开了全市烟草、公安打假打私联席会议,深入分析了全市烟草打假打私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了对各类涉烟违法行为实施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打击的新目标、新思路。
打假协作机制有“厚度”
净化市场,一刻不能松;打假打私,更一刻不能停。
2024年,专卖监管面临的形势严峻。安康市烟草专卖局围绕依法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目标,以“端窝点、打源头、破网络、抓主线”为工作重点,不断巩固和扩大卷烟打假打私成果,全方位加强烟草市场监管,全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全年共查处涉烟案件675起,其中5万元以上案件44起,查获卷烟493.86万支,涉案金额617.18万元,其中假私烟44.67万支;办理涉烟刑事案件10起,刑拘10人、逮捕6人、判刑16人。白河“10·16”非法经营案是安康市查获的首起电子烟全产业链案件,被公安部挂牌督办。
一年来,安康市烟草专卖监管战线紧盯烟草制假走私活动呈现的新特点,主动出击,不断提升与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间协作的深度和广度,凝聚共识、深化互信、扩大合作,共同打造烟草市场监管工作的新格局;成立了全市烟草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烟草打假破网工作,全年与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单位召开工作推进会、案情研判会等联席会议11次,邀请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单位在旬阳市召开全市“利剑2024”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为基层单位开展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安康市烟草专卖局坚持主动作为,把多方协作作为打假破网工作的硬支撑,构建起了转型升级的新格局,使得卷烟打假打私工作在安康全面“升级”,更在打击涉烟犯罪活动上显现出安康特有的力度。
这一年,全市成功侦办涉烟刑事案件6起,其中白河“10·16”电子烟非法经营案涉及非法电子烟原料供应、生产、仓储、分销等全产业链条多个环节,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目前累计抓获23人,其中逮捕15人、取保候审8人、移送检察院19人;旬阳“2·26”电子烟非法经营案已刑拘4人,均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石泉“6·28”电子烟非法经营案,涉及非法经营电子烟仓储、分销等多个环节,查获电子烟货值10万元,涉案金额219万元,目前已抓获3人,其中逮捕1人、取保候审2人。卷烟打假打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净化卷烟市场有“力度”
2024年,新型烟草制品监管工作不断面临新挑战,各类“新产品”种类繁多,利用快递、闪送等物流寄递“新渠道”规避监管行为易发多发。
为扎紧篱笆、守住市场,安康市烟草专卖局多措并举,推进市场监管工作更加精准化。全市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不断创新监管工作的机制和路径,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精准监管、APCD工作法,加快实施市局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烟草零售市场信用监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新机制。专人负责物流寄递涉烟案件线索收集、派发、督导查处,联合市管部门开展物流寄递企业检查,加大物流寄递涉烟案件查处力度,提升监管的针对性。
以市场监管为重点,全市各县(市区)局持续完善“线上清理、线下管控、全面覆盖、联合治理”的市场监管体系,组织开展规范电子烟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对全部持证电子烟经营户开展常态化监管。各检验处专卖管理部门深入推进烟草、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联合执法,巩固“奶茶杯”“可乐罐”等非国标电子烟专项治理成效,加大“上头电子烟”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非法经营电子烟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巩固非法经营加热卷烟、伪劣烟草种子、“茶烟”等类烟产品治理成果。
“打”出新精彩,护航新发展。2024年,全市共查处电子烟行政处罚案件2起、“草本雾化”电子烟案件1起、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24起;组织开展“3·15”普法宣传96场次,走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为1.3万名消费者提供高效咨询和维权服务,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烟草危害,劝阻13户零售主体下架烟卡、烟盒,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回望2024年,安康市烟草专卖监管战线牢记使命、不断创新机制、加强执法协作,重拳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卷烟市场秩序不断向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履坚实,愈走愈宽。2025年,面对新挑战,站在新起点,锁定“监管全方位,打击全链条”的工作核心,全市专卖监管战线将始终保持打假打私高压态势,强化联合打击,提升打击能力,突出侦办大案要案,展现依法履职的责任和担当,推动烟草打假打私不断开创新局面。
申枫叶 丁肇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