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争民
六年前,西安公安碑林交警陈杰偶遇一名初抵西安、迷路的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艾琳,他不仅为她指引了路线,还热情分享了古城西安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
这本是一次再平凡不过的指路,却意外地在留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成为她难以忘怀的经历。六载光阴流转,她再次联系陈杰,希望他能协助其好友在西安寻找中医问诊。
■ 异国连线求助
4月28日21时30分,刚刚完成晚高峰执勤任务的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碑林大队民警陈杰已是疲惫不堪。回到家准备休息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这么晚了,谁打电话?带着疑问,他接通了电话。
“喂!是陈先生吗?我有急事想请您帮忙。”
“请问您是哪位?我没听出您的声音。”
“我是六年前在南二环兴庆桥下向您问路的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艾琳,您不记得了吗?”
“哦!想起来了,你换手机号了?需要我帮你什么?”
“是这样的,我有个好朋友,她在阿联酋创业,现在患了重病。阿联酋医生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但她不甘心。听说中国中医在治疗这种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她希望为自己重新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您有认识的医院专家吗?”
电话那头,艾琳的普通话并不流利,即便隔着手机,陈杰也能真切感受到她焦急万分。他一边轻声安慰一边承诺会帮她联系医院专家。在陈杰的安抚下,艾琳的情绪逐渐平复,再三恳请他一定要帮朋友实现这个愿望。
■ 忆初遇结善缘
放下电话,陈杰回想起与艾琳的初次相遇。
那是2019年深秋的一个晚高峰时段,他正在二环南路兴庆桥下疏导交通,一位貌似中亚地区的女生快步走到他身边,礼貌地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向他问路,去大雁塔北广场怎么走?陈杰热心地告诉她就近乘坐地铁的线路和站点,还介绍了西安大雁塔及周边的治安环境、风土人情和警务服务等情况,叮嘱她有事就找路边、广场执勤的警察。
艾琳没想到西安警察如此热情,便介绍自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刚到西安交通大学留学不久,对这座城市还很陌生,他们聊了很多。道别时,艾琳含蓄地问他,以后有事还能请教他吗?陈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
“其实我也不认识医院的专家,但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陈杰当即给艾琳回电说。
“那就太好了,真的让你费心了!”艾琳感激道。
陈杰拨通了陕西省某医院设备科许女士的电话,向她说明了艾琳的请求,询问是否愿意帮助异国患者。许女士爽快地答应了。她表示,虽然自己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但可以请本院赵西侠教授等医生为患者进行线上诊断。考虑到患者病情严重,且陈杰并非医学专业人士,担心转述病情会出现误差,在与艾琳商定后,他们决定直接让医院的教授与患者沟通,这样能更准确高效地了解病情。
■ “云端”问诊显仁心
4月29日一上班,一场跨越国界的特殊问诊行动在中国西安与阿联酋之间展开。赵西侠教授通过视频连线,详细询问了44岁吉尔吉斯斯坦患者玛迪娜的基本病情,以及她在阿联酋的治疗情况。
在仔细查看患者发来的诊断证明、病历、X光片等资料后,赵西侠发现癌细胞已经通过其肝脏广泛转移,病情非常严重,这与阿联酋医院的诊断结果完全一致。不过,赵西侠也表示,根据患者目前的状况,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或许能延续生命。她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患者尽可能前往中国西安接受治疗;若无法成行,可继续接受当地医院的治疗。
“医学无国界,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与玛迪娜交流时,我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她非常想来西安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但考虑长途奔波可能会加重病情出现意外,她决定在我的指导下,配合当地医院继续治疗,以减轻病痛、延长生命。”赵西侠说。
“非常感谢西安警察陈先生帮忙牵线搭桥,让我的朋友能够线上问诊。赵教授不仅准确诊断了病情,还给了她心灵上的安慰。中国医生很温暖、很亲切、很专业,真的很感谢!”艾琳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