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朝霞 通讯员 郑娅娟 范帅锋
年逾五十的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文汇路派出所所长李强,身材魁梧,面容温和,眼睛里透着沉稳与果敢。
李强有着17年的军旅生涯。从警后,他一直坚守在维护社会平安、服务群众的前沿,为民解忧,促进民族交融。2024年9月,李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成为陕西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者。
“全省政法机关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立新功’主题实践活动以来,我把深入学习英模事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深刻感悟英模精神。我要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月22日,李强接受采访时说。
当好政策法规的“传播者”
李强所在的辖区,不仅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群众,而且还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以及重要安保单位。维护好辖区平安,李强深感责任重大。
“有困难就找警察,这是所里的电话。”7月23日,李强和所里的民警走进一小区,向居民发放着平安宣传册。
作为辖区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李强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带领民警深入大中小学校、街道社区等,广泛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知识,提升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为群众服务,必须先吃透政策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李强说。
为促进各民族团结,李强注重培养所里的少数民族民警,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党的政策宣传教育活动。
争做共建共治的“实干家”
针对辖区民族文化差异大、老旧社区和流动人口较多的特点,李强带领民警紧盯重点领域、重要时段节点,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当时要不是李所他们及时破案,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7月20日,某大学学生李俊说。某大学发生多起学生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被盗案件后,李强带领办案民警深入走访调查,仔细调取监控录像,精准分析研判线索,经过一周的蹲守,成功将犯罪分子抓获,为学生们追回了被盗财物。
“我们当警察的就是要多办顺民意、惠民生、聚民心的实事好事。”李强说。
张某价值1.6万元的摩托车被盗后,李强根据定位追踪,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在某村拆迁区发现嫌疑人踪迹。经过仔细排查,民警最终在兴平市抓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经查,两名犯罪嫌疑人还涉嫌盗窃摩托车2辆、电动车4辆、自行车2辆。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成为权益维护的“贴心人”
李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他的推动下,文汇路派出所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立了“警务室”,为师生们提供新生及新招聘教职员工落户、补办身份证和居住证等 “一站式”服务,让师生们感受到了贴心服务带来的便捷。
为了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李强积极开展法治讲座,大力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截至目前,文汇路派出所已成功阻断群众被骗150余人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李强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安全守护者”。
在调解矛盾纠纷方面,李强同样经验丰富。辖区两户群众因子女离婚财产分割问题产生矛盾,相关部门多次调解均未成功。李强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走访,深入了解矛盾根源,并邀请有威望的群众共同参与调解工作。最终,当事双方被李强的诚意打动,握手言和。
“类似这样的纠纷调解,李强不知道做了多少回。每一次,他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找到化解矛盾的突破口,让双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调解结果。”文汇路派出所民警梁琳说。多年来,李强累计参与调解各类纠纷260余件次。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实际行动助人,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用心用情去做,把群众当家人,把他们的事当家人的事去处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李强说。
李强用坚守与付出,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辖区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赤诚初心和实际行动描绘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平安“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