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雅 通讯员 孙研)7月22日17时,在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法官高阳正通过微信引导身处山东省的被告确认赔偿款支付方案。与此同时,身在西安的原告某保险公司代理人手机上,电子调解书已同步送达。这起相隔1000公里的保险代位求偿权纠纷,仅用28分钟得以圆满化解,让双方当事人“足不出户”就感受到了司法的高效与便捷。
纠纷源于一起交通事故。原告某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赔付车辆损失后,依法取得代位求偿权,向应负全责的山东籍被告追偿。考虑到被告身处外地,若按传统诉讼方式处理,不仅耗时久,还会增加双方往返奔波的成本。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高阳和法官助理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决定启用微信调解模式。过程中,法官助理迅速组建专门微信群,引导双方通过文字清晰表达诉求与调解意向。高阳则结合案情和法律规定,耐心开展释法明理工作:一方面向被告阐明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拒不履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向原告说明调解在快速化解纠纷上的独特优势。
从建群沟通到达成协议,全程用时28分钟。双方一致同意,由被告分期向原告支付赔偿款15088元。协议达成后,高阳迅速制作调解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即时确认。随后,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快速出具。令人欣慰的是,调解书签署后不久,被告便按约定将首期5000元赔偿款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