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红海 通讯员 谭琳
9月的宝鸡,金风送爽,硕果盈枝。宝鸡市公安局155名平均年龄24岁的新警,经过1个多月的训练,从训练场走向执勤点,即将在宝鸡的大街小巷,书写属于自己的警营新篇。
集中训练之初,宝鸡市公安局党委提出殷切期望,强调要以最高标准砥砺自身,将对党、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融入血脉。随后,一系列特色课程密集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保密教育与警规警纪研读、督察纪律条例解析等,由市局业务骨干倾囊相授。理论润心,案例醒脑,为新警扣好从警“第一粒扣子”。
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新警触摸历史脉络。警示教育片中的蜕变与坚守、先进事迹报告中的榜样力量,进一步坚定了新警的理想信念。
集中培训后,新警奔赴各分县局,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岗前实战培训。
在金台分局反诈中心,新警反复推演涉案资金拦截流程;队列训练中,汗水浸透警服,无人退缩;警务实战课上,防暴盾与警棍铿锵碰撞,新警在对抗中磨砺技能;看守所的监控台前,他们苦练“三分钟精准录入”的硬功夫。
渭滨分局的训练场上,巡特警教官强调“警械是工具,心中有法才是根本”。新警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反复练习警械攻防。执法课堂中,结合真实案例的执法风险点讲解,让新警深刻理解“规范执法”的重量。
陈仓分局推行“战训合一”,新警白天学法规,夜晚参与巡逻与夏季治安整治。一次深夜勤务,新警护送迷路老人回家后感慨:“巡逻不仅是走街串巷,更是走进群众心里。”
高新、眉县、凤县等地的新警也纷纷在反诈宣传、案件审批、线索核查等岗位上初试锋芒,在实践中体悟警察使命。
技能需锤炼,航向需指引。宝贵的“传帮带”传统在此次培训中充分体现。
渭滨分局老民警辛小荣以40年从警经历,为新警讲述“合格警察心经”——对法律的敬畏心、对群众的同理心、对诱惑的钢铁心。金台分局青年民警则以师兄身份,结合新法和办理的案例,剖析基层执法要点,叮嘱新警“持续学习、换位思考、勤记笔记”。
岐山县公安局的座谈会上,新警分享成长点滴,从办理身份证的生疏到走进群众家的领悟,折射出执法为民的温度与智慧。
麟游县公安局创新推出“脱新清单”,将传统“传帮带”与制度化培养相结合。清单设置理论业务、法律素养、实战技能等共性指标,以及办案、调解、群众工作等个性任务,清晰规划新警成长路径,直至通过考核顺利“脱新”。
培训落幕,淬火成钢。新警们皮肤黝黑,目光却愈发坚定。最小作战单元训练中默契初显,警械操作间已有警察模样。
金台分局新警宋欣炜代表发言:“曾经以为‘好警察’是一次考试的结果,如今明白需要用一生去坚守。”扶风县新警罗嘉豪珍藏与训练场的合影。陈仓分局卢宇昕在培训手册扉页写下:“以青春之名,以警魂为笔,愿不负藏蓝。”
宝鸡市公安局的跟踪培养计划同步启动。依据《新招录民警培养指导意见》和“扬帆行动”,导师库、法制员派驻、“一警一码一测评”等机制将持续护航新警成长。
夕阳洒金,渭水奔流。155名新警肩头虽稚嫩,已扛起守护平安的重任;脚步虽青涩,已踏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