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西安鄠邑法院:“法治套餐”直达创业园

  8月19日,法官干警与企业代表座谈,开展法治“体检”。通讯员 董含含 摄

  陈杰钢 通讯员 董含含

  8月19日,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草堂法庭干警走进辖区创业园企业园区,开展“两行动、两措施”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以座谈交流、风险提示、法律解读、判后回访等多种形式,为园区企业送上合同签订全流程“法治服务套餐”,以精准司法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原来签合同前查对方资质这么重要,之前差点踩了‘空壳公司’的坑!”“法官讲的管辖法院约定技巧太实用了,以后再也不怕异地维权跑断腿了!”在园区共享法庭里,企业代表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干警与园区企业代表围坐一堂,开启了“面对面”的法治问诊。

  “平时合作方资质怎么审核?合同条款有没有因为表述模糊吃过亏?”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法官张云带着多年审判经验,围绕企业最关心的涉诉纠纷类型、合同签订问题,结合一个个“接地气”的案例,把企业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点掰开揉碎进行讲解,精准对接企业在法律层面的急难愁盼。互动过程中,企业代表们打开了话匣子,讲述各自遇到的法律问题,张云都一一作了解答。

  “假如现在咱们要签一份供货合同,第一步该做什么?”法官曹静拿起一份合同模板,现场发起“模拟签约”互动,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从“签约前必须查对方营业执照和信用记录”的资质审查要点,到“签订合同要使用公章或合同专用章,盖在落款处且骑缝章不能少”的用章规范;从“价款要写清是否含税、开票时间”的细节约定,到“货运单、聊天记录都要留存好”的证据保存技巧,曹静边模拟边讲解,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了企业用得上的“经营指南”,精准筛查合同风险。不少企业代表边听边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避坑”知识点。

  为了让企业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政策,干警们还专题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用“法条带读+穿插案例”的方式,干警们把最新出台的涉企法律法规讲清楚、说明白,让企业明白“法律给了哪些保障”“遇到问题该找哪些途径解决”,帮助企业实现“知法懂法、用法受益”。

  普法结束后,干警还对判后案件进行了回访,了解曾涉诉企业的近况,帮助企业防范风险。

  “之前的案子款项很快到账了,这次回访还帮我们分析了合同管理漏洞,太贴心了!”在曾涉诉的某公司生产车间里,该公司负责人向前来回访的法官说道。

  回访过程中,法官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给出了完善合同审批流程、签订合同时法定代表人签字等改进建议,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好评。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法院
   第04版:检察
   第05版:公安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平安
   第08版:视觉
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一纸调解书化僵局暖民心
图片新闻
佛坪“云上法庭”高效解纷
西安鄠邑法院:“法治套餐”直达创业园
大荔法院调解借款纠纷促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