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新航
开 栏 语
全民普法与全民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基所在,意义深远且责任重大。自“八五”普法规划落地实施以来,西安市积极响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贴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不断探索普法新路径,创新普法形式,力求提升普法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实现质的飞跃。在此期间,一批批成绩斐然、深受群众赞誉的普法典型团队与个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生动展现西安市“八五”普法工作的丰硕成果,彰显普法工作的独特魅力与积极影响,今日起,本报携手西安市司法局,共同推出“西安市‘八五’普法巡礼”专题栏目,深入挖掘并展示西安市普法工作者在法治宣传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智慧。
9月4日,西安市雁塔路小学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辩论赛”正在进行。学生们围绕“小学生应不应该拥有手机”展开讨论,发言时或言简意赅、或机智幽默,引来观众阵阵掌声。评委法官现场点评,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让法律知识在趣味互动中自然落地。这一幕,是西安市普法工作深入校园、贴近群众的生动缩影。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西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把学法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通过一系列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创新举措,推动“八五”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 全民参与 多元共融
“房屋买卖影不影响租赁?”临潼区一居民向普法志愿者咨询。近日,临潼区司法局秦陵司法所组织干警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针对居民关心的房屋租赁、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常见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答疑解惑。
近年来,西安市各级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不断健全完善党政机关“三单两书”普法工作制度,推动普法工作由“独奏曲”向“交响乐”转变。全市法院、检察院系统常态化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公开庭审、新媒体普法、法官及检察官进基层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执法部门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节点,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5名“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1200名普法志愿者、2210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437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和19146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这些基层法治宣传活动的主力军,常年步履不歇,活跃在社区、校园、街区,将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不遗余力地提升居民法治素养,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 靶向施策 法惠民生
9月初,西安市司法局和西安市民政局联合主办的老年人权益保障主题普法活动在未央区汉城街道文景西区社区开展。“用我们熟悉的旋律开场,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前来观看表演的李大爷一边鼓掌一边说。